博友水晶小琳子 ( 08-9-23 19:40:3)给我的评论里这样留言:老师,您好,我非常渴望和您探讨一下关于作文评改方面的问题,今天听了同组一位老师的作文评改课,感觉效果不好,像在走过场。我们学校的一节课时时35分钟,这节赏析了两篇文章,后面的修改过程就很仓促,请问高年级作文评改课应该怎么做?
对这一问题,我简单的谈一下自己的看法。首先谢谢您的信任。就目前来说,作文的评改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样的几个问题。第一是作文的评改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级阶段来进行评改,评改的方式自然不同。第二评改的方式需要根据学生的年纪阶段有所区分。其实这是一个问题。也就是说,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批改作文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总结一下过去的批改作文方式,有这样的几种,第一是学生自己修改,第二是同学互相修改,第三是老师批改,第四是小组共同修改,还有一种,就是干脆不改。
这样的几种方式不一定固定为哪一个,可以轮换使用。当然老师的评改又是不一样的,讨论起来也是很困难的。如果说课下批阅作文,那就基本一样的了,什么眉批,旁批,尾批,还有评语,纠错,分等,打分等等不一而足。各自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
但是如果拿到课堂上来进行评改的话,这就是要有讲究了,因为这是课堂,课堂时间有限,高效的评改和具有指导的评改,是要照顾很多方面的。我从你的问题中,提到了听老师的作文评改课,估计应该是属于课堂类型的问题。如果我们放到课堂上,那么就要有一种课堂的要求,除了时间和目标、重点等各种因素外,我们还要看效果。
评改作文对学生的写作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经常说一篇文章“三分写,七分改”(虽然也有些人说“三分写,七分读”的,但是这里还是有不少人认为应该强调修改的重要性的)。评改对老师的写作要求和创作方向,乃至于对学生写作手法的掌握等,都是需要有一种明确和指导的。更高的要求是还要让学生能够掌握的前提下,他们不讨厌而且还要更加有动力。
根据我的经验,我认为评改作文比较常见的方法是这样的。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评改,老师首先用一篇文章作为例子,教给学生怎么评改,从哪些角度去改,然后让小组之间按照这样的方式去互相评改。这种评改的方式需要细致和认真,学生要下很多功夫,应该说是孩子之间很有进步的一个方法。
为了能够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兴趣和动力,应该给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展示并不是在关键时候的事情,而是平时的训练中体现的,那样才能更好地让孩子找到勇气和方法。无论什么样的展示,都应该多给孩子机会,让他们乐于展示。作为一节课来讲,这个环节应该体现在后面,这是我们指导评改的效果,是不是在原来孩子写作的基础上,经过我们指导,他们有了进步,这才是课堂体现老师和学生的效果的方式。
展示并不是要尽力的让每个人都展示,老师的课堂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个人都说一遍,所以,在对待文章的时候就要选取有代表性的,老师的指导也就具备了代表性,而不是老师撒手不管,让孩子一味的说。整个课堂我认为这样设计师比较常见的,采用“展示代表性文章——老师带领修改其中一个——大家互相修改——展示修改的结果”,我像这样体现的是一个指导的基本过程。
在这里,我需要说明的问题,我很少用这样的方式来展示学生的作品,我们在平时的批改过程中,他们就已经完全能够十分有动力去写了,关键的就是我要带领他们去修改,指导他们。展示的环节实际是给别人看的,平时没有必要,所以在有人听课的课堂上就没有必要展示太多。我们要的是效果,而不是看学生写得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