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为女儿朗读
我深知阅读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女儿在上小学中年级之前,我对会对她的课外阅读做详细的指导,也多次为女儿绘声绘色地朗读课外读物,每次女儿听时思想很集中,不停地问这问那,所以她的理解力不错,文科成绩很少让我担心。自从女儿上小学高年级之后,我认为女儿年龄慢慢大了,不需要再坚持朗读给她听。应该由大人的朗读转变为她自己独立读书,虽然女儿独立读书做得也不错。但我一再坚持认为,不再需要大人的朗读。在我的指导下,女儿仍在大量坚持课外阅读。
从女儿上了初中,学习任务重了不少。对于她的课外时间我没有过多的干涉。女儿花在电视上的时间不少。我也曾多次对她说:“看电视时间长弊大于利,对于智力的发展和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没有好处。”我也曾为她推荐了适合初中学生看的读物,但是效果不太明显。课外的时间很多时候都浪费在了电视节目上。有时在我的催促之下,她也很不情愿地离开电视走进卧室拿起书,只是随手翻几页,本来不困,只要一看书就马上睡意袭来,不出半小时,书歪歪扭扭地放在一边,眼睛早已闭上,进入香甜的梦乡。
很多时候,我也很迷茫,这究竟是怎么了?原来那个爱看书的女孩呢?由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减少,女儿的理解力已没有了往日的优势。该怎么办?我急上心头。究竟应该怎样继续引导已上初中的女儿进行课外阅读呢?
无意中,从校信通上看到为教师推荐的图书《朗读手册》。下载到mp4上,翻阅一番。我找到了自己的症结所在,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朗读给十几岁的孩子听,会有怎样的预期效果?”
“一所中学的5位老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上有抵触情绪,于是他们决定每天安排朗读课程。”
“只有30%的学生表示在中学时曾有人朗读文章给他们听。
49%的学生表示从小学三年级后,家里就不再有人读书给他们听了。
阅读成绩较好的学生中,有45%的人每天晚上以阅读为消遣;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只有3%的人每天晚上以阅读为消遣。总的来说,有60%的学生从不把阅读当作消遣。
而在经过了每天的朗读课程之后,这些学生的阅读行为有了以下的改变:
在家中以阅读为消遣的学生从40%上升到75%。
从未将阅读作为消遣的学生从60%降到34%。”
曾记得在小学高年级时,有时女儿对我说:“妈妈,我想听你为我朗读。”我曾对她说:“这么大的孩子还让我朗读。自己读吧!”女儿悻悻离去。在经过了几次拒绝之后,女儿再也不让我为她读书了。现在我明白了虽然女儿已上初中,但大人的朗读指导仍必不可少,我的朗读仍然有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我相信:女儿仍会在我的朗读中爱上阅读。
这两日,女儿正在看《基督山伯爵》、《苏菲的世界》,我拿起了《基督山伯爵》,对女儿说:“今天妈妈为你朗读半小时。”女儿先是很吃惊,继而无比高兴,说:“快,妈,我认真听。”在我动情的朗读中,女儿沉浸到了小说的情境之中。半个小时过去了,女儿意犹未尽,接着说:“再读一会吧,太有意思了,像听小说一样。”在女儿的要求之下,我又为朗读了十分钟。
晚上,女儿拿起《基督山伯爵》,看得那么认真……
我会将朗读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