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我的读书思考(三)作文

2020-06-08 
我的读书思考(三) (一)管理者和管理什么是管理者?尽管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大部分人还是比较认同
 

 

我的读书思考(三)

 

(一)管理者和管理

 

    什么是管理者?尽管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大部分人还是比较认同这样一个说法:管理者,就是动员他人实现自己想法的人。

 

    无论干什么事情,如果仅仅靠自己的力量,那最多只能够干成你能力所及的事情。你有更大的目标,你就必须学会向上下左右来寻找一些支持你的力量。你如果能够动员他人实现你自己的想法,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管理者。

 

    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组织才华和塑造才华。当我们把身边人的才华甚至我们领导的才华组织起来,为我所用,实现我们自己想法的时候,我们才是高明的管理者。

 

    思考:重要的是:你要有目标,要有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说,作为一名管理者,你必须善于“眺望远方”,确定目标。你必须要有思想,保证目标的方向。

 

    一个真正的管理者,不会陷在繁杂的日常事务中,不会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不会混在划船的队伍里,因为他是舵手。

 

    确定目标和蓝图后,管理者必须善用激励的手段,去打动身边的人,鼓舞他们释放潜能,全心全意向目标前进。在这样的过程中,管理者会发挥每一个人的优势和长处,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感到自己是重要的并心甘情愿去付出努力。而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我想、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家庭教育莫不如此吧。

 

    让我们做一名有想法的管理者而不是忙忙碌碌却碌碌无为。

 

(二)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

    在我们学校,有一句说起来似乎拗口的话,就是“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干什么事就要干好什么事”。应该说,这不算什么难题,更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要求,但仔细想起来,要真正做到,特别是要天天做到,处处做到,还真是不简单。

 

    的确,什么是不简单?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

 

    思考:其实,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工作就是由许多简单的小事组成的,而持之以恒地坚持做好小事往往也就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教育孩子,我们知道“亲子沟通”很重要,我们能不能做到每天和孩子主动沟通二十分钟?无论工作多忙,无论多么劳累。晚上不能按时回家就给孩子打个电话,出差在外就给孩子发个短信……我们能坚持做到,相信持之以恒的关怀一定会产生神奇的力量。

 

    引导学生读书,设定固定的“读书时间”,每天坚持二十分钟。小学六年坚持下来,孩子会读多少有益的好书啊!

 

    倡导老师们每天坚持写些东西,一句话的反思也好,一段话的感受也好,重要的是这种记录的习惯,将使我们一生受益。

 

    ……

 

    无论是学校工作还是家庭教育,不要去设想轰轰烈烈的宏大目标,就从简单具体的小事做起吧!持之以恒,必将收获一份美丽。

 

(三)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

 

    教师的个人愿景处在休眠状态,这不能责怪老师。出现这种状况,有社会原因,但作为校长,首先应当想到自身的责任,而且应当有能力唤醒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员工的生命潜能,让每一个人实现自己的价值。否则,你就不能算是一个称职的校长。而要做到这一点,你为教师设计的愿景就必须是高层次的,富有魅力和感召力的,要有一种让每一个人都热血沸腾的力量。

 

    思考:学校要想成为“幸福的所在”,就必须满足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关心尊重每一个人,为每一个人创造成功的机会,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很重要,都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作为一个大家庭成员的责任和光荣,感受到自我在这个大家庭中的存在,和对这个大家庭的价值。让每一个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应该成就自我。

 

(四)张扬教学个性

 

    尤其重要的是,我们一线的每一位普通教师是不是也可以有自己的教学个性?一个成名的教师可以“读读、议议”,也可以“讲讲、练练”。具体到第一线的普通教师,约束便多起来。讲多了,是“满堂灌”,讲少了呢,又成了“大放羊”;讲得动情,似乎有点自我陶醉,教得理智,能否打动学生?于是,我们开始设定框子,编织套子,排定程序,先造程式化的教学,再铸程式化的教师,最后便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大同小异的学生。

 

    思考:没有个性,就没有人才;没有教学个性,就没有课堂的生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的根本在于张扬教学个性。学校应该为“教学个性”的弘扬提供空间和平台。

 

(五)说说不能“而已”

 

    著名管理咨询专家余世雄先生曾经讲述他在德国的遭遇。有一次他到一位德国朋友家做客,主人问他喝什么,当得知他喝白水的时候,又问他喝多少,于先生心不在焉地要了一杯。结果,当他起身告辞时,却因为杯中的水没有喝完而被主人毫不客气地留下。主人很认真地说,如果喝不完一杯水的话,为什么你却一定要一杯?要知道,这是我们的国人最宝贵的资源。

 

    余先生终于明白了,在德国人面前,说说而已是“而已”不了的,必须做好了,才真的能够“而已”。

 

    思考:说了就要做到,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可现实中,我们在很多时候喜欢“说说而已”。那些学校里到处可见的耳熟能详的口号,落实在具体行动上,我们又做了多少呢?“计划计划,墙上一挂”,我们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是在想要围绕计划去开展工作还是想“完成交计划的任务”而已?

难怪老师们不太害怕大会上领导们的口若悬河,不太计较领导们的“严格要求”,原来,他们只是说说而已,起码,老师们是视之为说说而已了。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