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读完了《三国演义》
今天我终于读完了原版的三国演义,历时整整八个月。回想起这大半年来读三国的经历,真是感慨万千。
我是从今年的三月三日开始读原版三国的。为了让我能更好的理解,妈妈给我买了一套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李国文评点三国演义》,共上下两册,总计一百二十回。望着书桌上厚厚的两本书,我曾想:这要我看几年才能看完呀?!
妈妈为了鼓励我,就决定和我一起看三国。每天晚上都亲子共读,然后互相讨论,直到弄懂为止。我们就从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开始读了起来。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头一天晚上,就因为开头的这一句话,妈妈就给我讲了半天,我也听的津津有味。后来,每天晚上我都会缠着妈妈和我一起读三国,遇到不懂的就赶紧问。可没过几天,妈妈晚上总是很忙,就让我先看着。没办法,我只好自己读起来。
没想到,故事内容还挺精彩,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我就不再等着让妈妈读了,只要有空就会看上一会儿。
在读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我是第一次接触古文,所以最初读起来经常遇到很多不认识的生字,我不得不停下来查字典。可这样一来,前面的故事情节和后面的就接不上茬儿了。于是,妈妈专门向小城老师请教——该怎样读原版三国,得到了老师的详细指导。
就这样,我按照小城老师说的,第一次读原版名著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就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充”过去,不必细究。你还别说,还真有效。许多生僻字还真的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就能理解,我读书的速度提高了不少。而且,每天中午只要我一写完作业就会看上一会儿。有时候作业多,或是遇上考试就又没时间看了。
但故事的情节一直吸引着我,我就一天一页,或一周一章的慢慢看着。遇到精彩之处我就急于和妈妈分享,妈妈却说让我做批注把自己的感悟和理解保存下来。到最后,我就一边读一边做批注。有时还把感悟写到书的旁边。就这样不知不觉几个月过去了,我的原版三国竟然读完了。
当我合上书本,眼前仿佛看到了那场长达近百年的三国大战在拉开帷幕,历史上一个个人物重现在眼前……一代枭雄曹操、温柔过度的关羽、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英俊潇洒的吕布、文武全才的姜维、皮厚脸壮的孟获等等。
在这本书中,我最崇拜的人物就是诸葛亮。他的足智多谋让我十分钦佩。我至今都弄不懂诸葛亮为什么总能料事如神?他怎么会知道没有发生的大事呢?他又不是神仙。我想,这也许就是诸葛亮的神奇之处吧!他对每个人的习惯、弱点、性格都一清二楚,而且很善于用兵。每次刘备惹下的娄子不都是诸葛亮来收拾?真应该给他发个大奖!
诸葛亮不仅聪明过人,还胸怀若谷。对于张飞的种种刁难他从不计较,而是总以大局为重,从不记仇。为刘备辛苦地打江山。
虽然我只是第一次读三国演义,有的地方还囫囵吞枣,但还是收获多多。我觉得交朋友应该向刘备学习,有颗“三顾茅庐”的真诚之心;对任何事情的态度应该向曹操学习,三思而后行;对付学习上的困难应该向诸葛亮学习,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做人应该向鲁肃学习,待人诚实……
回首读三国的历程,由开始的和妈妈共读,到后来自己读;由最初的读不懂,到后来的津津有味。通过读三国我感觉到还是原版名著更有味道,更能提高读书的感悟能力,我非常喜欢。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会继续读书,继续把我国的四大名著读完,争取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
【自评】:这是我第一次读完原版的《三国演义》,所以心里很高兴,就写了一篇文章留作纪念。我准备接下来读原版的《水浒传》,等把水浒读完第一遍后再读三国的第二遍,以此类推。感谢博友们的光临,谢谢大家的鼓励。
【后记】非常感谢赵老师——“威如先生”的详细点评指导,下面是赵老师针对这篇文章写得点评指导文章,欢迎大家和我一起学习:
http://blog.xx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550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