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四年级作文 >

什么样的行为更值得骄傲 作文

2020-05-31 
最近品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比之前的浏览更为受益。之所以欣赏这本书以及这本书中所传递的理念和相当实在的

    最近品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比之前的浏览更为受益。之所以欣赏这本书以及这本书中所传递的理念和相当实在的方式方法,不是因为雷夫老师的头上有诸如“天才与圣徒”、“当代的梭罗”这样的美誉,也不是因为他的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成绩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前5%,而是因为孩子们在第56号教室里收获了受用一生的技巧、高尚的人格和坚韧的信念。正如雷夫老师对学生的提醒:一生中最重要的问题,永远不会出现在标准化测验上。不会有人问他们第56号教室所重视的议题:品格、诚信、道德与胸襟。然而,我们如果想培育非凡的学生,就必须正视这些议题。



有这么一个细节,令雷夫老师非常骄傲。



几年前,有人把他在俄勒冈州莎翁戏剧节目睹的事情写下来,向《洛杉矶时报》投稿,并获得刊载。信中叙述有辆垃圾车翻了,垃圾满地都是。一群少年越过马路去捡拾垃圾,还帮司机让垃圾车恢复原状。



这种公德心、责任感,恰恰是我们当下的主流教育所忽略的,或者说是叫得响亮、做得漂亮却收效甚微的。



我本人也一直很困惑。每一位老师都很清楚说教没什么意义,可是怎样做能够取代说教,让道德意识为孩子所内化,让道德行为成为孩子的自觉行动呢?



方法应该有很多——尤其是在最近参加了关于高效课堂的一系列培训之后,我意识到运用高效课堂的理念,不仅仅能够解决帮助孩子主动学习的问题,而且可以解决提升孩子的社会能力、情感能力的问题。



核心,是我们所有人的觉醒。



即在这一点上取得共识:“孩子什么样的行为更值得骄傲”?



是分数高吗?是会弹琴吗?是口才好吗?是考上了名校吗?



这些诚然会让父母脸上有光,也会让老师引以为豪。我也曾为我的学生上了剑桥而颇为自得地向他人炫耀,尽管我很清楚人家孩子的这个成就跟我这个小学老师能有半毛钱关系就算不错了。



但是,纵观太多人的人生之路,我们必须清醒地发现,以上所列举的种种都无法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是否幸福,因为最核心的仍然是人格是否健全。



杨继磊老师多次给我讲述过她的一个学生的故事。



那个孩子从小学一年级起直到高考,大考小考都未出过前三名,甚至可以说如果他得了个第二名就一定耿耿于怀、寝食难安,这同他本人的智商很有关系,同做高中教师的父母更有关系。后来,不出意外,他以高考状元的身份考上了清华大学。然而,不到半年,他就被清华大学劝退了。原因是他的人际关系紧张,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难以相处。后来,他又为别人当了枪手,替别人考上北大……再后来,他被妈妈牵着手领向了精神病院。



杨老师说,那个孩子在上高中时,已经表现出了很突出的“不正常”。如他的东西是绝对不能让父母碰一下的,比如床铺,他会悄悄做个什么记号,一旦发现不对,就会冲着父母大发雷霆。杨老师说,其实,他从小都要求自己必须考第一名,这不也是一种强迫症吗?而最初的这个强迫症,是他的父母强迫来的。最后的苦果,自然要由他的父母同他一起咽下。



感慨万千。



不禁想到在暑期营期间,一个老师告诉我,说她问一个四年级的孩子最喜欢什么,那个孩子一愣,想了一会儿,说,睡觉。



童年,本该是生趣盎然的!回想十岁的我,一定会有一百个答案!而读书一定是排在第一位。



这不是个别现象。如果我们对更多的孩子做调查,会得到什么样的答案?



大胆断言,孩子的年龄越大,兴趣爱好就越少,而且几乎要集中在“睡觉、看电视、上网”等方面。而与之相关的种种美好的品质,也不能不受到影响——当他一直处在被控制被压抑的环境中,当他的耳边总是分数、名次、考级的声音,他会因为成人的价值观而忽视了善良、慷慨、真诚、友谊……据说,在某些名校中,孩子们视同学为对手,因此彼此在心中筑起了高墙还要加上铁丝网,带电的。



为什么今天的成人越来越多冷漠、麻木、无趣、寡情?



试想,如果教育不做改变,未来的成人会更加冷漠、麻木、无趣、寡情!



那样,我们的世界岂不是要走向冰冷的尽头?



还是用雷夫老师的话来结尾:



在一个课堂中强调“测验分数就代表自己”的年代,身为大人的我们必须付出更多努力,去让孩子们知道检验分数不过是透明人生中很小的一个部分,人格品性才是教育的本质。



2014-7-5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