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二那些事(一)
——你会上好自习课吗?
胖儿子转眼步入初二年级已近四周,无论是新鲜感或是热闹劲儿都渐渐隐退,慢慢开始步入正轨。这不,在校门外等孩子放学的空挡,几个家长聊了起来——
“孩子一上初二,我就发现变了,声音粗了,汗毛重了,身高我都得仰脖看了!呵呵,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好,啥都长得快!
“身体的变化倒是正常,这我不担心,倒是俺家的闺女最近不太跟我们家长开玩笑了,变得有点矜持了!”
“这些都正常,只是初二可是关键期,这新学期我发现我家儿子不会利用好时间,晚上学习写作业都写到十一、二点,问他自习课上都干啥了?他就含含糊糊的、支支吾吾的说不出啥来,不会上自习课,这可真让我着急!”
自习课——顾名思义,就是在完全自主的时间和空间内通过自主学习、探究,达到对当天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自我完善、巩固以及提高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学校把自习课大都安排在每天下午的最后一、二节课,其目的无外乎以下两点:一是让同学们自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独立思考和理解老师课堂上所教知识,以及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复习的学习课,同时对于课堂上没有完全理解到位的题目可以圈圈点点,课下及时请教老师或者同学;二是对学生自制能力的培养,自习课的纪律也最能体现一个学生综合素质,学习目标明确,自觉性高,就能很好地遵守自习课的纪律;反之,自习课不知道该做什么,常常违法纪律,不仅影响其他同学学习,自己也会一无所获。
有些孩子却曲解了自习课的意义,说什么“自习自习,自己休息”!自习课上竟然无所事事,不是东张西望,就是这边说说那边聊聊,别说学习效率了,就连课堂纪律都很难保证。还有的孩子倒是安静,但却成了“放松”课,一会儿画画,一会儿翻翻书,要么干脆闭目养神,漫无目的地做些没有意义的事情,缺乏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一节自习课就这样白白浪费了。
如何上好自习课?如何对待自习课?我想对于一个初二的学生而言应该是相当关键的。
首先自习课不是自由市场,更不是卧室。它与其它课堂一样,要严格要求自己,而且更需要严于自律地自主学习。自习课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是一个不错的做法,让自己紧张有序地完成各项作业任务,相信学习效率必定高效。
当然,自习课也并非只是完成家庭作业,认为写作业就是自习课的“主旋律”也会造成心理负担,这就需要孩子自己规划。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或某一科目,或某个习题,对其薄弱环节进行查漏补缺,尽量做到当天的知识点当天吸收消化。
其次,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自习课是自主学习的最佳时机,这个掌控在自己手上的课堂,就应科学规划,可以作业,可以预习,亦可以阅读一本经典著作,换种心境,也为自己的写作素材做积累。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作为一名初中生,作为一名青少年,就应抓住每个宝贵的时刻,专心学习各科文化知识,就应全身心地投入到求知求学的道路上,努力充实每一天,莫让美好的青春年华付之东流,莫让“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成为自己的遗憾。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我想,对于初中生而言,尤其是初二年级的关键期,充分利用好自习课,对于自身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亦是有很大帮助的。
复制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