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好读后感 高尔基说过“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
怎样写好读后感
高尔基说过“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就是交了一个益友。东环路小学在新教育的浪潮下,读书的热浪与日俱增,孩子们读书的热情就像饥饿的人见到奶酪一样。我班的孩子不仅爱读书,也爱写读书的感受,校信通就是他们展示的舞台,只要有时间,他们总是在班级博客上发表读后感,每次我都认真的阅读,有的孩子写的很好,但也有一部分人不知所云,挖掘不出思想根源,就像无病呻吟。因此,我想就如何写好读后感谈几点看法。
读后感,是指看了某篇(部)作品后,根据自己的感想所写的文章(如果是看了某部影片或戏剧后所写的感想,叫“观后感”,与“读后感”的性质性同),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典型,论证严密;而读后感最突出的特点是“读”和“感”的紧密结合。
“读”,是指在文章开头交代读了何人何文,有何感发点;“感”,是在“读”的基础上,通过联想谈自己的感受。写读后感,一般采用两种形式:一是边述读(交代所读内容)边发感;二是先述读后发感。原则上讲,先述读后发感的形式比较好把握,适合初学写读后感的同学选用。要写好读后感,除掌握以上基本的文体知识外,还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写作步骤:
一、研读原文。写读后感,“读”是前提,只有研读好原文,才能对原文的内容主旨有较深刻、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才能从中有所感悟。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基础。
二、确立感点。既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又是写文章的“切入点”,千万马虎不得。选好了这个“切入点”,文章写起来就会象打开闸门的水,一泻而出,使文章一气呵成,前后贯通。不仅感动自己,也能感动别人。否则,会在文章一开头就给自己人为地设立障碍,使文章不能顺畅表达。一篇文,一本书,一部影视片,内容有简有繁,线索有多有少,人物有主有次,观点有深有浅,写读后感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面面俱到,就好像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什么也抓不到。那么,怎样确立感点呢?方法很简单。我们研读某篇作品后,必然会受到启发,有所感悟,而我们受启发最大、感悟最深的那一点(或几点),就可以确立为“感点”。例如: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感发点往往是人物最突出的精神、品质等特点、故事中的最感人的情节、人物最感人的语言等。
三、“读”和“感”相结合
读后感可简单归纳为四段法。
一、引子。
开头就象一个人的帽子一样,交待清楚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想。一般来说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出。
二、研读原文
原文中最让人感动的人物的美好品质,最让人感动的故事情节或者人物的言行等,这一部分一定要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由故事引出自己的观点,
写法应采用边叙边议的方法,叙就是叙述所看的书报电影电视剧的感人的情节,议就是抒发我们的感受。要有层次有顺序把感一步一步推向顶点。叙述是简述,抓住要点,不要照抄原文。议论要真实得体,这样才能感人。这其实就是议论文的论述部分。
三、结合实际谈感受。
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导我们的实际行动,要不感就没有意义了。这一部分就是要把感受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感受落到实处。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同书报电影电视剧感动自己的人或事比较,找出差别,提出改进的方法或建议。
四、读后感的结尾,结尾可概括中心,总结全文,或提出问题,发表看法,发人深思。“文无定则”。内容决定形式。根据不同类型的读后感可采用不同的结尾形式。
爱
——读《狼国女王》有感
东环路小学六二班 侯玉婷
狼,在我心中一直是这样的形象——凶狠、残忍,像一个事物一样冷冰冰的,没有温度与温暖。狼的国度一直以来被我视为无情凶狠的代言词。而现在,我为我的这种判断能力而感到无比羞愧。是沈石溪爷爷笔下的紫葡萄重塑了狼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是《狼国女王》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在狼群也蠢蠢欲动的爱。 紫葡萄,一只年轻美丽的母狼,他的丈夫是英勇无畏的狼王盔盔。寒冬腊月,狼群耐不住风雪与饥饿的双重夹击,狼们饿得只能干瞪着狼王,干流着口水。盔盔无奈,我明白它是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才去招惹孟加拉虎的。可是命运不作美,盔盔牺牲了。紫葡萄这边,小狼崽白燕燕也随父而去。我想,紫葡萄一定很绝望,自己一生的依靠与后代都已被死神无情地夺走,我想她一定想过也去了。可是看着身边的4个狼崽,她打消了这个念头。为了盔盔最后的尊严,也为了小狼崽。她带着一颗滴血的心,从死亡线上挣扎着回来了。 国不可一日无主,紫葡萄在老母狼朵朵菊的帮助下,登上了狼王的宝座。紫葡萄舍己为狼群去猎捕小鹿的事情为她辉煌的一生垫下了基础。因为狼群从来没有雌性为王这一先例,所以紫葡萄狼王的宝座可谓是岌岌可危。可是紫葡萄为了狼群的安宁,就这样迎着众狼的挑衅,握着自己的生命来做一次次命运的赌:从猎人手下夺食羊羔,在泥潭里猎杀小猪。甚至用她机智清醒的头脑救出了陷在沼泽里的公狼黑三。何不为一个称职的狼王? 合上书,心里感慨万千,思潮起伏。假如雌性为王,这个狼群就真的会毁灭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不管是紫葡萄的头脑,还是紫葡萄心里装的都是整个狼群,她都不比任何一届狼王差,甚至更为优秀! 我对紫葡萄怀着无比的敬佩,爱的力量竟如此强大!因为爱,盔盔在九泉之下也安心了;因为爱,子女们一个个强壮、机灵;因为爱,狼群最后承认了她作为独一无二的女王;因为爱,两个濒临的狼群合二为一,努力攻敌。紫葡萄用她的行动,诠释了人世间最温暖的爱,这种爱不仅仅在人类之间,也在动物世界。 抛开书本,回看社会,爱仍然是多种多样的。父母的一声叮嘱是爱,老师的一句训斥也是爱。而我们的表现呢?父母叮嘱了,催促了,心中的逆反之芽便会萌生,感觉全是多余;老师训斥了,教导了,感到了无比委屈,对老师心中怀恨。也许我们不明白,父母、老师所做的一切,哪怕是微不足道,点点滴滴,也是对我们的爱呀! 携手动物,探索爱的秘密,感受爱的温暖吧!
侯玉婷同学的这一篇读后感,可谓是一篇佳作,本文的亮点:
一、 题目言简意赅、突出中心。
二、 开头由读文前后对狼的不同认识引出文题,十分新颖。
三、 “读”这一部分,侯玉婷抓住原文中感人的情节,从“有责任感的狼王”“明智的狼王”“称职的狼王”几方面赞美了紫葡萄的美好品质,之一部分,既有叙述,也有议论,叙议结合,恰到好处。
四、 结合实际谈感受。
这一部分是文章的重点,作者把现实社会中父母、老师的对孩子的爱,与原文中的紫葡萄的爱联系在一起,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五、文章结尾把原文与感受结合在一起,使“读”与“感”珠联璧合,天衣无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