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过一节课看季国栋老师
-- 听观摩课有感
你见过这样的课堂吗?课上完了,学生久久不肯离去,意犹未尽,等待老师继续引领他们学习;你见过这样的课堂吗?老师提出每一个的问题,每个学生都积极挑战,兴趣盎然。
你见过这样的课堂吗?一名学生精彩,其余学生掌声自然响起,不用看老师的眼神,自主权完全在学生手里。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这就是一节好课,别说孩子意犹未尽了,与会的老师也沉浸在季老师的精彩课堂中,结束了好一会,才自发的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有喝彩、有惊喜、更多的是感谢!
一、精心开场白,消除陌生感
季老师的开场白,是以问题的形式展开的,匠心独运,目的明确。第一个问题是“了解我吗?”有的摇头,有的却鼓起勇气举起了手,把刚才听到的“发表过多少文章”,“季老师是教育硕士”等说了出来,以此告诉孩子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会倾听。这比口头教育多少遍都管用,出奇不意,方能克敌制胜。第二个问题,我来干嘛的,你来干嘛的?生1你是来教课的,我是来听课的。生2你是来教知识的,我是来学习知识的。第一个孩子很明显是来执行听课任务,第二个孩子的回答就具有目的性。但是我看的出季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不是太满意,与会的老师有的汗颜、有的深思,我的学生会怎么回答呢?第三个问题,你是哪个学校,你能描述出你班级的位置吗?从生活中习以为常,却相当忽略的问题入手,激发了孩子学习本节课的兴趣。他的问题出奇不意,却在情理之中,孩子们的天性乐于挑战,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这个老师,对他的课充满了期待。
二、生活有心人、教学功底深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季老师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设计本节课,他能花几天功夫,留心生活,终于找到公交站牌这个人人皆知,却很难跟数学联系起来,但确实跟数学思想有密切联系的案例,又一次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小小的公交站牌告诉我们了三个要素,起点、方向、顺序,那么的自然。峰回路转,季老师提问如果用数字表示这些站,怎么表示?从而构造了一个数学规定,横着观察的数学规定。紧接着,以教室单独一列又设计了竖着的教学规定。线线成面,有的学生说小红的座位第4排、第五列,有的学生说小红在第5列第四行,出现了说法上的矛盾,数学上的规定就有必要出现了,引出对数对的学习。孩子们在季老师的启发下,创造出了数对中的逗号,也创造出了小括号,人人俨然成了小数学家。在引导的过程中,无论孩子怎么回答,季老师总能引导出精彩的回答,不慌不忙,不急不躁。由此,大家都强烈感受到季老师的教学功底多么深厚。
三、专注疑趣课、术业有所成
季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深思总结,拥有了丰富的教育智慧,从而确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课堂要有疑,有疑击趣。没有疑问,就不会有深入的数学学习。这在本课重点表现十分突出。学生认识了数对,季老师设计了3个问题1、小红的位置怎么表示?(5,4)2、(4,5)的位置在哪里?是同一个位置吗?3、小丽的位置怎么表示?(2,2)两个2表示的意思一样吗?每个问题都是精心设计,特别引人思考,到此只是书上的知识。接下来的问题,又转入实际生活中,1、班长的位置?2、自己的位置?3、能上全班都站起来的数对怎么写?每个问题都让孩子们充满疑惑,不思考是回答不出来的,却又那么有趣,经过思想的撞击,孩子们收获满满。一粒沙里看世界,一节好课认识一位老师,他的专注,他的易趣课取得了成功,在座的学生、在座的老师都是证人。
四、视野开阔者、人生领路人
一个老师功底深不深,水平高不高,不单单看他的数学教学,还要看他设计面宽不宽,视野开不开阔?季老师,一个小学老师,获得了教育硕士学位,知道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了解桑代克的“饿猫开迷笼”,一定读过很多书,各方面的书,在课堂上还引入了国际象棋,如果仅仅是了解,应用是不会游刃有余的。思想有深度,思维有高度,视野又开阔,这样的老师学生能不喜欢吗?有这样的人在前面领路,岂会无所获吗?
季老师的课讲完了,带给大家的启发和思考并没有停止,向优秀的老师看齐,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