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任性我有"招儿"
中心幼儿园家长 梁红梅
我家孩子从上幼儿园前就是个比较任性的孩子,着实让我们全家苦恼了很长时间,由于工作忙,陪她的时间也少,有时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得过且过,以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而结束,不然就会哭闹不止,没完没了。长此以往,可能出现难以控制的恶习或网上所说的反社会行为,对这些问题,我做了大量的咨询和信息的收集,同时和老师多沟通孩子的情况,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孩子行为得以纠正改善。
(一) 事前约定
不知家长是否有注意到,孩子在某些行为上是有规律性的,在出现的次数多以后我们总会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事前约定,来预防任性事情的发展。
彤彤虽是个任性的孩子,但比较好沟通,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常常无法去接她放学。记得有次,我因为临时出差,下午没有去接她,而是拜托她舅妈去接的,后来她爸爸下班回来也赶去接她,可是不管大家如何,她就是不能接受,在幼儿园大哭大闹,不愿意和爸爸回家,非要我去接她,在那种情况下,让爸爸既生气又难堪,最后气愤地打了她,多亏老师最后说要带她回老师家,才不情愿的跟爸爸回家了。事后听说彤彤至少哭闹了近半个多小时。自从那以后,有什么事情我都会事前和她商量,“如果妈妈下班晚了,今天爸爸或是舅妈去接你,好不好”,“我们来个约定吧,放学爸爸接,上学妈妈送,好不好”,“今晚睡晚了,明天上幼儿园,彤彤能早点起来上幼儿园吗?”等等,事先约定,孩子总会表示出她的意见,行或是不行,或加些其他要求之类的,不管怎样,在特定的事情发生后,因为事先的约定,孩子似乎更能接受,理解,并按着事先约定好的去做,而不再任性地耍小孩子脾气了。
(二)冷处理
这种方法应该是多数孩子都行之有效的,彤彤也是。由于要求没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父母应不要去理睬她,不要表露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要与她讨价还价,让她抓住了我们的弱点,这样只会助长了孩子的任性心理,等她哭过了,闹累了,再给她适当的安慰,鼓励,往往事半功倍,孩子也会因无趣而做出让步,任性的行为得以收敛控制。
彤彤常会提出一些要求,晚上都快9点了,非要去百姓量贩买砂画,或是到了睡觉时不睡觉,要看电视,不允许关电视,虽然都是一些小事,可这孩子为此都能哭喊半个钟头,上气不接下气,起初我们都怕她哭太累,哭坏了,又是哄,又是抱,更多的是妥协,想着让她停下来就行。但时间长了,我们发现这种现象越来越多,我们疲惫不堪,更多是无奈,不知如何是好,直到和老师做了多次沟通后,学着“冷处理”,先放任不管,等大家都不理她,她自己就会无趣,而慢慢地转变,我们抱着试试的想法,尝试了几次,确实很有效,彤彤哭闹的次数逐渐减少,时间也开始由以前的半个钟头到十来分钟,到现在的几分钟,有时不高兴了,说她了,转身自己进屋,一个人在那里站着,不吭声,好象在反思,又好象在调节自己,几分钟后,她自己别别扭扭,表情极不自在的走出来,又怯怯地妈妈这,妈妈那,对先前的事也不再无理取闹了。我事后,常常会再给她分析刚才她做的是对是错,为什么?说实话,看到孩子这样心里既心疼,又担忧,更欣慰,孩子能自我调节情绪,懂得反思,调整自己的行为了。
(三)转移注意力
由于孩子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再加上还有易被新鲜的东西吸引的心理特点,所以我会注意根据具体情况把孩子的注意力从其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有趣的事情上。
我们经常逛超市,孩子总会要一些家长不愿购买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不是买的太多,就是买了孩子根本就是一时新鲜,这种情况家长在超市碰到是无奈加难堪,有时严声厉语,有时气愤地动手了,有时强行抱起走人,不然孩子闹得会没完没了。其实这样,不如适时的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彤彤常去超市买砂画,我们买了很多,但回家后,她多数都没有好好画过,甚至有些玩具上次刚买了,又要重新再买,买了又不好好玩,我们就开始给孩子看别的东西,或是先拿着她看中的,安抚一下,当看到其他她想要的,我们就会说,“你从中选一个吧,你已经买了这个,不能再超妈妈的购买预算了,”带她这样东瞧瞧西看看,她就不再吵闹着要这要那,而是做出新的选择,或是不再购买,我们也因此购买到了自己想要的物品。
(四)激将法
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可以将行为与其他表现好的孩子做比较。
彤彤有个姐姐,叫丹丹,两个小姐妹就差几个月大,平时特爱较劲。有次从丹丹家出来,彤彤又像往常一样,不想走路,走不了一会就说腿疼,走不动了,伸着小手要抱,真是很头痛。因为那天我们去丹丹家,有谈到体能达标,突然让我有了好主意,我说“彤彤,丹丹姐姐跑得快不快,我们要不要超过她?先让我们看看时间,妈妈说跑,咱们一起跑,看从这跑到那个大门我们需要多长时间,好不好?”彤彤很开心兴奋地答应了,我们就这样一段段,一路小跑的回家了,算算时间,平时都要半个多小时才到,那天才用了十几分钟就到了,彤彤还是第一次这样,靠自己,没有抱的情况下,自己到家的呢,而且我也倍感轻松,孩子也得到了小小的锻炼,真是一举多得,开心啊!
(五)适当的处罚和奖励
有时给予孩子适当的惩罚,让她想想自己犯的错误,比如挑食,不吃饭,那就让她饿一顿,下次再这样,她就会心有余悸了,下次会有所考虑再决定怎样做。当她表现的非常棒的时候给予肯定和奖励,这样她会更乐于好好的去表现对的,做正确的事情。
彤彤经常和丹丹一起过周末,我有时会拿着相机给她们拍照,录相,让她们轮流表演节目,做节目的主角,第一个节目,彤彤独唱,第二节目,丹丹背诗,第三个……,这样持续进行,这样她们即可把自己在幼儿园学到的东西,得以展示,又可以互相鼓励去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心,当然表演结束后,对表现不错的小朋友,加以水果或糖果的奖励,既开心,又学东西,很棒啊!也不会因为相处的不快而任性的哭闹打架了。
谈了这么多,其实大多数孩子都有任性行为,孩子的任性行为一旦出现,不必紧张,重要的是以正确的方法根据孩子的特点去调整,不可凭自己的情绪决定教育态度,一会严一会松,对孩子的任性行为一再姑息,要让孩子确切地感受到大人的教育态度坚决,把孩子“我独占”“我为主”“我最大”“服从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为在良好的环境和教育熏陶下改善消失,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