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脉搏与音乐旋律和谐共振作文
让脉搏与音乐旋律和谐共振昨晚欣赏了县音协举办的迎新春音乐会,看到武陟音乐界人才济济,禁不住心潮暖流涌动
让脉搏与音乐旋律和谐共振 昨晚欣赏了县音协举办的迎新春音乐会,看到武陟音乐界人才济济,禁不住心潮暖流涌动。一位汲师同学30年前在学校新春晚会纵情歌唱《我爱你塞北的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次他是四人合唱《少林,少林》,一样的激情满怀,一样的声情并茂!歌声不会衰老,人心越唱越年轻!我的这位同学富态了,也更加稳健洒脱了。他们的歌声悦耳动听,感染了听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们情不自禁地报以热烈的掌声。 音乐是高雅艺术,也是最受大众喜爱的一种文艺形式。好歌的词像诗一样精辟凝炼,妙语连珠,言简意赅。好歌的曲像高山流水一样跌宕起伏,宛转悠扬,扣人心弦。词曲珠联璧合,短小精悍,酣畅充沛、淋漓尽致地表达人们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让人如痴如醉,荡气回肠,不能自已。一首歌几分钟就唱完了,可歌曲唯美的意境、优扬的旋律会长久在人心头萦绕,在血管里澎湃,其艺术感染力、凝聚力、影响力、战斗力、穿透力、震撼力气吞山河,猎人魂魄,绝不逊色于影视、戏剧、小说等文艺形式。 上世纪80年代看过的许多经典电影、电视剧,故事情节年久逐渐被淡忘,而其中的插曲百唱不厌,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如《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知音》、《牡丹之歌》、《红星照我去战斗》、《妹妹找哥泪花流》、《牧羊曲》、《送别》、《敢问路在何方》、《万里长城永不倒》等优秀歌曲,至今唱起来仍让人激情澎湃,心花怒放,热血沸腾。记得80年代的每年春晚都要一夜唱红几首歌、几个人。我们60后上中小学的时候,每天上午和下午上课铃一响,都要唱几首歌,整个校园顿时变成歌的海洋。每个学生都有抄歌曲的本,遇到好歌会一丝不苟地相互传抄、传唱。 今天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80年代和90年代是唱着流行歌曲、通俗歌曲走过来的。当时的歌曲创作主流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双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方针,深入人心,激励斗志,催人奋进。听《歌声飘过三十年》百首金曲演唱会是缅怀青春的心灵享受,这批优秀歌曲记录、反映、表达、歌颂了我们伟大祖国30多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和辉煌成就。 诗言志,歌传情。唱歌能练嗓练气,振奋精神,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愉悦身心,开发潜能,激发干劲,能让人的脉搏与音乐旋律和谐共振。朋友们!“青山在,人未老。共祝愿,祖国好”。让我们一起真诚地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我们伟大的党、我们崇高的事业、我们幸福的生活吧! 武陟县黄河文化研究中心 李从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