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角形”的几件事
最近女儿的《数学》学习到三角形了,自然讨论少不了三角形。今天把这几天关于三角形的事整理一下:
几道数学题的认识
放学后我检查女儿的数学题,四道选择题错了三道。从这几道题可以看出,女儿并没有领会三角形的一些定义。
1、 用一个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0°的角,看到的是多少度的角?
A、100° B、 10° C、20° D、无法确定
女儿选的是A,她是认为放大后角度也变大了。其实三角形的角度和边长没关系的,再放大多少倍它的角度是不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B。
2、下列哪些角度可以用三角尺画出来?
A、100° B、 105° C、40° D、80°
女儿选了一个A,问她理由,她说不出来。这道题是没有把三角尺的各个角的度数掌握,三角尺有两块,只有90°、60°、45°、30°几个角度,只要知道了这些角的度数,这个问题就很容易做对了。正确答案应该是B。
3、顶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可能是等腰三角形吗?
A、一定是 B、不可能 C、可能是 D、无法确定
女儿选的是B,可能是没有想到这个三角形的形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顶角大了,其它的角就要小,等腰三角形就是两个底角相等,再大的钝角都可以形成一个底角比较小的等腰三角形,所以是可能的。正确答案应该是C。
这些问题非常简单,给女儿一点就透,毕竟刚接触。
三角形概念要灵活运用
中午女儿把我叫到她的屋里,让我看她的一道数学题。
² 有18厘米、7厘米两根木棒,再用一根多长的木棒能做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女儿做这道题的原板是:18+7=25 25+1=26
这样的做法肯定是不对的。
这是一个概念问题,牵涉到两个概念:1.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等腰三角形必须有两条边的长度相等。显然,女儿只想到第一个概念了。如果参考第二个概念,我们必须选18厘米或7厘米长的木棒,若选7,7+7=14 14<18 所以不成立;选18,18+18=36 36>7 成立,所以应该选一根18厘米的木棒。
三角尺也有优劣
在给女儿讲三角尺的特点的时候,拿起了女儿的三角尺对照实物讲。女儿说她的三角尺得到老师的表扬,还向全班推荐了呢。
那副三角尺还是一次做作业急用时买的,我也记不清在哪买的了。原来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种三角尺,商家为了吸引孩子,把一些图案印在了上面。表面上看起来这些三角板很漂亮,可是却让孩子使用起来困难了。有的刻度显示不清晰,有的量角器无法量图案较小的角,使用起来相当不便。我们那套是比较清晰实用型的,自然得到老师的推荐。
看来,买三角尺也有学问。
以上是关于“三角形”的几件事,正是这些事的出现,让我们感觉学习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