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
这几天,在数学学习方面,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 “思维拓展训练上”。因为本单元虽然有关小数除法的新知已经学完,但是除了计算方面,新知的综合应用也是很重要的一关。而课本上有关这方面的设计几乎没有,只是在练习上略有显现。所以我就以课本上的练习题为主线,设计了如下系列思维训练:
【让思维在比较中延伸】
请看如下两组题目:
第一组:
(1)一周(5天)要整理2000本。周一已整理355本,周二已整理325本。后3天平均每天要整理多少本?
(2)一周前2天平均每天整理340本,后三天平均每天整理432本,这一周一共整理多少本?
第二组:
(1)从南京到上海,每小时行51.5千米。从上海到南京,每小时行60.5千米。两艘船同时从两城市出发,3.5小时相遇,南京到上海的水路长多少千米?
(2)南京到上海的水路长392千米,甲乙两艘船同时从上海出发,3.5小时相遇。甲船从南京到上海每小时行51,5千米。乙从上海到南京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以上两组题目,通过多角度的比较训练,学生对有关平均数问题和行程问题的应用,其方法的处理上基本上能达到有路可循,打开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思维,并在课本基础上延伸出去,拓展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思维通道。
【让思维在一题多解中张扬】
题一:一块肉1230克,7.20元/500克肉。有20元钱买这块肉够吗?
方法一:先求1克肉需要多少钱?7.2÷500=0.0144元
再求1230克肉需要多少钱?0.0144×1230=17.712元
因为20元>17.712元,所以20元钱买这块肉够。
方法二:先求1230克里面有几个500克就有几个7.2元?
1230÷500=2.46
再求1230克肉需要多少钱?
2.46×7.2=17.712元
因为20元>17.712元,所以20元钱买这块肉够。
方法三:因为7.20元能买500克肉,而500×2=1000克,1000克=1千克,也就是说1千克肉需要7.2×2=14.4元。又因为1230克=1.23千克,所以1.23×14.4=17.712元
因为20元>17.712元,所以20元钱买这块肉够。
学生一种一种方法的呈现,让孩子们大开眼界。尤其思维懒惰的孩子,通过聆听别人的分析,得到很大的启示。
数学学习不仅仅让学生能学到多少知识,关键是让孩子们的思维飞扬起来,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