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过后两天,我看到了天空有燕子掠过,竟有一种久违的感觉。
晚上回家上楼时,看到了搂梯边上有鸟粪,不由得仰头看家门口的燕巢,露出两个黑黑小小的脑袋,笑意从心里漾出,我家的小燕子回来了!
去年的这个季节,两只小燕子选择在我家檐下做窝,每日里忙忙碌碌,飞进飞出,衔草衔泥,大概半个月的时间,一个由成千上百粒小泥团的燕巢筑好了,(小泥团里好像还混有水泥质的泥团,看来燕子也很聪明。)燕巢有碗口大小,呈长圆状紧贴在墙上。
“鸟雀旺处飞、燕子是益鸟,我们的好朋友、好邻居。”高兴地和儿子说着燕子的好。全家人对这两个外来的住户非常欢迎,时时关注着它们。
不久后的一天,儿子听到了雏燕啾啾的声音,我们向上望去,只见四只毛都没出齐的黄口雏燕,正你挤我拥的伸头向外,张大嘴巴,等着燕妈燕爸啄虫来喂。
燕爸燕妈一趟趟啄回虫子,全部喂进每个孩子的嘴里,顾不上片刻停留,又匆匆出外觅食,风雨无阻。儿子亲眼看到燕爸燕妈的辛苦,非常感动。不止一次的叮嘱我:“妈妈,记着不要关楼道的窗户,要不燕子进不来,它的孩子会饿死的。”
正在做午饭,儿子放学回来了,还没进门就喊开了:“妈妈,快来帮忙,救救小燕子吧!”
只见儿子手里捧着一只幼小的雏燕,原来是从巢里掉下来的。看着儿子心痛焦急的样子,我顾不上作饭,匆匆下楼,借来梯子,把雏燕放回巢里。
儿子如释重负,对我的做法很满意。
晚上下班回家,看到了不愿看到的一幕,地下躺着一只早已断气的雏燕,我心疼地拿起小雏燕,仰头看燕巢,只见巢的边缘缺了一个小口子,其它三只依旧你拥我挤的。
我正思考着如何跟儿子解释,儿子已经到家了,看着早已断气的雏燕,儿子伤心、不理解,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我安慰儿子:“四个孩子,空间有限,食物有限,弱者会被淘汰。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干什么都要主动争取,只有积极向前,才能保证每次都能吃到食物,才能生存。”
儿子的心情稍好了一点,非要我帮燕子补好巢的缺口,以防再有惨剧发生。望着高高的燕巢,唯恐帮了倒忙,有违自然之道,就劝儿子不要担心。
两天后,燕妈妈果然补好了巢的缺口。
“又是一年春来到,双飞燕子归旧巢。”虽然每日里都要打扫楼梯边的鸟粪,但聆听檐下紫燕呢喃,看窗前成双轻盈掠过,心瞬间变的轻柔、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