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方式来阅读《得与失》
——阅读孩子的内存卡(二)
今天,我和孩子外出散步时,孩子说:“妈妈,你信不信,有这样一个人自行车被偷了,结果,他还很感谢偷他自行车的人!”我说:“可能有吧!被偷自行车的人肯定是个心胸宽广的人,他不单以最坏的恶意去推测别人。可能他想:偷车人一定是没有车骑,又急需用,用完了就给他送来了。”
孩子说:“你说的也有可能。但,这个小偷没有把自行车还给被偷的人,正是小偷没还他自行车,他才感谢!”孩子说到这儿,我说:“你把我也给搅糊涂了。”孩子说:“我来告诉你吧!”
故事发生在欧洲,曾经有一个十三岁男孩,当时他正上初一,由于家里很穷,住不起校,全靠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每天两次来往于相隔五公里的家校之间。一天,他到校后忘了把自行车上锁。结果自行车被小偷偷走了。那时家里再也无能力为他买自行车,他只好跑步上学。每天十公里的路,三年下来,他吃了不少苦。可是,跑步先是他成了全校长跑冠军,后又在全市获得亚军……就这样,他开始了他的运动生涯。他的名字叫菲利斯,欧洲马拉松长跑冠军。为表彰他在体育上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他所在的国家给予他很大的荣誉。
一次,菲利斯应邀到全国最大的监狱做演讲。他讲了他贫穷的童年,及他在坎坷中拼搏奋斗,自强不息的经历。全场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正在他要走下台时,一名罪犯站起来问他一生中最感谢谁?他说:最感谢一个特殊的人,偷他自行车的那个小偷。这时,台下爆发出一声哭喊:“我就是那个小偷!”他听完小偷说他丢的自行车由三种型号的机件拼接而成,车梁有焊痕,后圈有断迹时,他默默地走到小偷面前,从胸前二十多枚奖章中摘下了最珍贵的一枚,别在小偷的胸前。小偷惭愧的连连说:“我不配,我不配!”
孩子小大人儿似的说:“妈妈,您知道不知道,干啥都会有上瘾的!当时那个小偷偷到自行车后,可能觉得捶手可得,因而,就越偷越上瘾,不去创造财富,结果,他失去了值得回忆的美好青春,也失去了他创造财富的机会,总之,他失去很多东西。然而,菲利斯却抓住机会,奋力拼搏,结果甩掉了贫穷,辉煌了自己,又创造了财富。”
我说:“孩子,你看了那些故事不但记住了,并且,比妈妈理解的还透,你太棒了!”我接着说:“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心里素质问题。如果,菲利斯当时想,我的自行车丢了,家里再也买不起了,离学校又那么远,心一横给家长说,干脆不上学了。他肯定练不出世界级的耐力和速度了。看来菲利斯是位意志坚强的人,成功不需要借口。如果,当时那个小偷偷了菲利斯的自行车后,自己知错改错,别再那么贪心的偷下去,靠自己的勤劳创造财富,他也不会落到锒铛入狱的下场。”孩子说:“对!”
孩子,咱们记住在生活中绝对不能贪图小便宜。因为,天上不会掉下来馅饼的。无论想得到什么,我们都要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像你们小学生,要想学习好,就得认真刻苦的学习;像我们上班族,只有努力的工作,才能创造财富。
就像你刚才讲的故事中的人,失者得到最丰厚的馈赠;得者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得与失,就像一对在岔路口分手的兄弟。走得越远,差别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