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在网络和电子读物快速发展的今天,要承认我们读的书不多,我们读书的时间不多。据调查,2012年我国人均读书不到五本。如果我们每天抽出十五分钟的时间来读书,一年下来我们也要读二十多本三百页左右的书。所以,不是我们没有时间,而是我们每天没有抽出时间,更是我们没有坚持这样每天挤出一点点时间来读书。
古人说“书非借不能读”,也是由于现实条件的落后,但那却没有挡住人们读书的热情,有“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更有匡衡凿壁借光,孙康囊萤映雪,孙敬悬梁,苏秦刺股。越是贫瘠,越是爱书如命。如今条件好了,书反倒是不值钱了。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也许古人读书功利了许多。其实我们的读书大多是功利的,不仅说我们的工作,还有我们的生活和人生。在这样的意义上,歌德的话就格外的有了道理:“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
所以,读书是另一种生活,让人行走在历史的长河,或流连在广袤的宇宙间,听智者语、与古人话,思想在交流中丰富,眼界在行走间宽阔。“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让我们从每一本书里看到这个世界的不同侧面,听到不同的声音,学识和情感都会在阅读中自然丰厚。“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读书,让我们快乐,因为书籍可以令我们思考。我们正是因为有了思考,才有了深刻。没有思考的快乐是不深刻的。
所以就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法国人夏尔·丹齐格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在功利主义的世界里,阅读维系着超脱,而超脱有利于我们的思考。正因为这个,读书才是一件大事。”
于是,给自己说,每天给读书一点时间,用阅读让自己丰厚起来,让自己深刻起来,更让强大起来。
然后,让阅读成为习惯,更成为一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