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设计作文

2020-04-14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掌握“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掌握“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等词语。
   2、根据重点段落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从“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了解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初步感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
        从“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了解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

教学过程:

一、                                            

 一、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

(一)导语: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既有让我们引以为荣的祖国的锦绣河山,优秀的中华文化,也有我们不太了解的异国风光,异域文化。第七单元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德国,看一看那里的风土人情会带给我们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呢?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配乐师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先想好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就是全文的主要主要内容)

指名三人与老师接力赛朗读全文,其他同学思考问题。

主要内容:

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作者留学时看到德国家家窗口都开满鲜花。重游故地,对德国奇丽风景以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风俗习惯的赞美。

(三)介绍作者:

本文的作者是季羡林,他是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是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中科院院士。被称为“国学大师”、 “学界泰斗”、 “国宝”。

我们都学过他的什么课文?

——《小苗和大树的对话》《怀念母亲》

《怀念母亲》就是讲的他在德国留学时对亲生母亲的终天之恨和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季羡林先生(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从1935年起,曾经留学德国十年,被德国这个爱花的民族和与众不同的养花深深感动。1985年他又一次来到德国,触景生情勾起了他的回忆,写下了这篇精美的短文。

那么他在故地重游后发出了什么样的感慨呢?

——板书:奇丽   奇特

 

二、品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课文哪些地方描写了德国奇丽的景色?

品析词句——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1、理解词语: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姹紫嫣红——嫣:娇艳。形容各种好看的花娇艳绚丽。

词汇拓展——形容花的成语:

百花争艳、繁花似锦、落英缤纷、百花盛开、万紫千红……

应接不暇——指风景优美,看不过来。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造句:行走于花海之间,如同徜徉于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中。想把所有的花尽收眼底,可是眼睛却“应接不暇”。谁会用“应接不暇”这个词来说一句话?

形近字区别:暇(空闲)——遐(遐想)——瑕(瑕疵)

2、学习写法:

描写景物的时候,作者用“花团锦簇”写出了花的形状,用“姹紫嫣红”写出了花的颜色,用“应接不暇”写出了感受

(二)为什么说德国是一个奇特的民族呢?

品析词句——

1、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花的脊梁:花朵的背面(枝干和叶子)。脊梁的脊读三声。

当作者问女房东这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女房东莞尔一笑。

莞尔一笑:形容微笑的样子(多指女性)

插播图片,进一步了解德国风情。

2、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大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1)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板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2)这一种境界颇耐人寻味,什么叫耐人寻味?为什么说这种境界耐人寻味?

耐人寻味:指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我为人人”是说每个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要用实际行动为大众着想,为社会尽到自己的义务。如果大家都这么想这么做,就必然会换来“人人为我”的结果。只有“我为人人”尽到责任和义务,才会实现“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望,这两者之间要辩证看待,整体理解,所以说颇耐人寻味。

(3)在生活中有没有感到类似的境界?

值日;捐书;捡拾垃圾;家庭分工……

(三)当作者重游故地时,说德国的美丽没有变。什么样的美丽没有变呢?

一是沿街的奇丽风景没有变;二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没有变。

(四)是啊,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感叹之余,作者内心又涌起另一种情思。为什么作者最后说“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作者在德国留学的十多年里,常常思念家乡。时隔四五十年,又回到了留学时的地方,触景生情,仿佛进入了梦乡,陶醉在鲜花艳丽之中,沉浸在思想情绪之中。

 

三、知识拓展,指导写作:

知识拓展:

十年的德国生活给了先生无限的回忆,他回国,德国的生活经历成了他丰富的精神食粮。后来他写了一本书,叫《留德十年》,他在书中写到这样一段话:

(课件出示:当我再次走在自己曾经生活过的街道时,那一条整洁的街道依旧整洁如新。从前我经常看到一些老太太用肥皂来洗刷人行道,现在这人行道仍然像是刚才洗刷过似的,躺下去打一个滚,决不会沾上一点尘土。

看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想法?

指导写作:

写出亲身经历,写出真情实感,抓住特色景物。

 

四、推荐书目,课外延伸。

《季羡林文集》、《季羡林散文集》《谈人生》、《留德十年》、《病榻杂记》

 

板书设计:

21、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奇丽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奇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