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个班就够了
明天就是孩子们开学报到的日子了,我的心因充满期待而激动不已。这个学期于我,注定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新开始,我就要和三班的孩子们在一起生活和学习了。当这个在心中悄悄萌生的愿望即将变成现实时,我突然感觉自己有好多好多事要做,我突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我突然觉得自己的工作有了一个鲜明的主题等待我去尽情描绘……这一切是那样的令人期待,令人忍不住地设想,忍不住向未来张望……
离开课堂做管理工作已经整整五年了,虽然在这期间,也曾不间断地代课,偶尔一节,间或几周,甚至因为有老师休产假而一带就是一个学期,但最终,我都要把班“还”给人家,只留下几分依依不舍和代课的美好回忆。而今天,我走进三班,不仅仅是因为三班需要我,更是因为我需要三班,我需要给自己一块田地,去播种激情,去实践思想;我需要打开一扇窗,去眺望风景,去放飞理想;我需要在课堂上找回自信,去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教室里的幸福与有泪有笑的成长……
我渴望这样一种生活:给我一个班就够了。
一、班级,是我实现教育理想的地方
一个真正的教育人一定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追求,而实现自己教育理想最好的地方莫过于班级和课堂。十八年的从教经历和专业底蕴的累积,使我知道什么才是孩子生命成长中真正重要的东西,什么才是孩子主动发展自我的真正动力,如何和孩子相处才可以赢得孩子的信任而使班级发展呈现良好的态势,做些什么才能使班级成为快乐的聚会场所而使孩子们喜欢它热爱它……而这一切,只有真正地在班级和课堂里进行实践,才能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才能形成经验,才能产生价值,才能在推广中充满意义……我期待这样的过程,这是和孩子们生命交融、共同成长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使人充满遐想,令人充满期待,当然,更是一种有价值的探索。
我期待和孩子们一起,经历这样的过程,享受这样的过程。
二、班级,是我实施有效管理的途径
五年的学校管理实践,使我明白,真正有效的管理,是建立在对教育现状充分了解和洞察的基础上,是基于对教育现实理性的分析和客观的认知上,而不是一种想象和揣测,不是一种“想当然”和“也许会”。所以,当我深入“第一线”,当我亲自“淌下河”,我就会明晰,老师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什么样的管理才真正具有现实意义,什么样的服务才真正符合发展需求,什么样的指导才真正具有有效的价值……所以,当我站在老师的位置上时,我一定会从老师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老师们的出发点去寻找方法、研究策略,解决管理中的“真问题”,从而使管理更有针对性,更富有成效。
三、班级,是我培养徒弟的一种方式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希望能将自己对教育教学的一些思考和理解乃至一些做法和所谓的经验传承下去,我希望能有一位真正的徒弟,她应该是一个充满热情的、富有灵气的、善于思考和实践、勤于总结和记录的青年人。今天,我终于发现了这么一个人。小郑老师沉稳、理性而又不乏热情,做事认真严谨,对孩子极富耐心、关爱有加。我希望我们可以一起研究课堂,一起亲身实践,一起实现专业化成长。我相信,“在做中示范”、“在做中研究”、“在做中指导”是一种带徒的最佳方式,可以实现师徒双方的共同超越。我渴望的境界是“共同成长”,师生的共同成长,师徒的共同成长,家校的共同成长,在“一路同行中”,实现共赢的目标和超越自我的境界。
四、班级,促使我专业化不断成长
“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教师成长之源,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是教师成长之本”,多年前,师傅在我“实验札记”本上批注的这一句话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里。我深知,教师的生命在课堂,教育的幸福在课堂,唯有亲身实践,方可不断进步。喜欢课堂,因为这是点燃激情的地方;热爱课堂,因为这是焕发生命活力的地方;当我们在教室里,当我们在课堂上,我们创造的智慧才能不断闪现,我们生命的激情才能不断激扬,我们的专业化才能得到不断地成长。如果你想做一名好老师,一定不要忘了,你的根在课堂。
窗外,夜色正浓,秋虫的小合唱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那么悠扬,它们在用婉转的歌声表达心情,不管你是否在用心聆听。明天,我将走进自己的课堂,去和孩子们徜徉生命成长的河流,一起经历激流险滩,迂回婉转,这是生命的姿态,不管你是否用心察觉……
我已经准备好了。
我想要这样一种生活:给我一个班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