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半女孩康雪滢的图画书创作:《大米粒和小米粒》
——转自人教社小语网站
[编者按:下面这位可爱的康雪滢小朋友是萤火虫读书会目前最小的小书虫儿,今年5岁半,她和爸爸康希福(网名:akang)一起疯狂地喜欢上了图画书,仅仅两年,小雪滢已经读过几百本图画书。在图画书阅读刚刚起步的中国,读过几百本图画书的人并不多见,我想这也是小雪滢能自然地开始创作的必然结果。小雪滢的创作《大米粒和小米粒》(已定在《好儿童》画报发表)再次印证了图画书的魅力,图画书对于孩子的巨大影响。近期我们还将陆续推出深圳市后海小学一二年级小朋友创作的一些图画书,敬请关注。]
吃苹果
爸爸
请给我切一对双胞胎。
风
咦?
风把我的裙子吹胖了
取款
妈妈
钱坐滑梯出来了
小语阿姨
“小语阿姨在哪?”
“在北京。”
“她是做什么的?”
“她在电脑上逛马路。”
长大
你长大了做什么?
去加拿大
去干嘛?去读书么?
不是,我去吃雪。
[萤火虫评论]看完《小米粒和大米粒》,你想和小雪滢交流,想和大家谈谈你的想法吗,请进入萤火虫论坛。
[童心心语]
因为要写一节教学反思,就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小语网站转了转,查找些资料。不曾想,遇到了这么一个“宝贝”。
当我见到这个五岁半女孩的作品时,我不由得震惊了。让我感到震惊的并不是女孩的作品,而是她的家庭教育,她们坚持亲子共读图画书的力量。谁说低龄的孩子不会读书、没有思考、不知道什么叫人生?
“教育在于发现”,从下面的这段女孩爸爸写的创作手记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些重要的启示:
[创作手记(爸爸akang):
第二天,我把她的故事整理了下,加了一句话:“小米粒说:‘这次我们再也不能分开了!’”还顺便修改了下语句顺序的问题,比如“落在了餐桌旁一本打开的书的缝隙里”。女儿的原来是说要落在一本打开的书里,书就在餐桌旁边,如此。
第三天,女儿忙活了一天,自己改了画,画了改,把那只小熊橡皮大半个身子擦完了。
女儿5周半,知道用这样的方式来告诉别人自己的感受。这和我们每天给她阅读绘本有关,和小语的棒棒糖有关,和王林叔叔的巧克力有关,和花婆婆的拥抱有关……因为这些都在告诉她:读书的孩子人人爱。
所以女儿说这本书要送给小语阿姨、王林叔叔、还有抱过她的花婆婆。]
启示一:绘本是适合低幼儿童阅读的最佳读物。
绘本是近几年在我国逐渐流行的读物,它老少皆宜,不同年龄的人都能在里面收获不同的人生感悟和体验。“新教育实验”有个“毛虫与蝴蝶”项目,就提倡低年级的“读写绘”。两年,几百本图画书(绘本)的阅读量真是让人惊叹,这再一次地证明了,“大量的高品味的阅读绝对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不二法门”(薛瑞萍语)。
启示二:父母一定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智能优势。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风靡全球的“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智能是多元的,它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而且,这组能力中的各种能力并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的。经过“智能选择依据系统”的严格筛选,加德纳就将构成“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结构划分为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交际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 这八种智能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是不平衡发展,就像人的五根手指一样,用长有短,有强有弱。
多元智能理论,特别强调“扬长教育”,让你关注那根最长的手指,而不是总去幻想也让那根最短的手指长得和别的兄弟一般长。多元智能理论带给我们最为乐观的“学生观”——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最为科学的“教学观”——总有一种办法适合他;最为合理的“评价观”——东方不亮西方亮。
从康雪滢的身上,我们能看到她的音乐智能、舞蹈(肢体运作智能)、绘画(空间智能),更喜欢听故事(语言智能),发展得都比较好。这是她创作图画书《大米粒和小米粒》的优势基础。
启示三:父母一定要善于把握教育契机,把无意识变为有意识,把低水平变为高水平。
我也是一个五岁半女孩的父亲,虽然我的女儿也爱读书、画画,而且经常也是边写边画,小嘴里不停地嘟囔,讲着她的故事。但我总是在旁边忙着自己的事情,从来没有留心她画的是什么,讲的是什么。当今天看到康雪滢的故事时,我不由得汗颜,与这个小女孩的爸爸相比,我这个父亲当得实在是太不合格了。
你看,akang虽然工作了一天,十分得劳累,但当女儿揪他的耳朵让他起来看她画画时,他很快地“应命”了。
当女儿讲出一个像模像样的故事时,他很快地意识到这是一个精彩的故事。而孩子的妈妈已经十分熟练地把孩子的话记录了下来。
在有心的老爸的引导和润色下,一本朴素但又蕴含人生哲理的图画书诞生了。
启示四:低幼儿童也有适合他们的表达方式。
“女儿5周半,知道用这样的方式来告诉别人自己的感受。”许多孩子都会画画,但不会画连续的有故事性的画。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家长可能也没有意识到,小孩子也能创作连环画,有故事的画。或者意识到了,但没有把它当回事。
以前,我在教一年级时,就曾经让学生们“画”过日记,但我没有想到把它迁移到自己女儿的身上。
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当许多人都认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时候,哥伦布什么也不说,拿起一个鸡蛋,说:“先生们,女士们,你们谁能把这个鸡蛋立在桌子上呢?”大家都纷纷去试,可是鸡蛋是圆的,无法立在桌子上。在大家手足无措的时候,哥伦布走上前去,把鸡蛋轻轻在桌子上一磕,鸡蛋就稳稳地立在桌子上了。那些人都叫囔起来:“这谁不会,我们也会!”哥伦布笑笑说:“可是,你们在我之前,没有一个人这么做呀!”
是呀,也许你会觉得小雪滢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她毕竟是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