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节数学课的教学都要在立足本节课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了无痕迹地涉及到后续学习的内容,很巧妙的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打好埋伏。如此,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紧密的联系,
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我们应该考虑后面学习梯形面积和三角形面积的需要,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练习中就要巧妙安排,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在练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后,练习的设计要深一个层次,给出一个平行四边形,连接一边三分之一处和对边三分之二处,把平行四边形平分成两个一样的梯形;或连接平行四边形一对角线,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将其中一个梯形或三角形涂成阴影,求阴影部分面积。学生从图上看出阴影部分面积即梯形或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自然很轻松求出梯形或三角形面积。这也是梯形、三角形面积推导的过程,在这里初步感知,等到后面学习梯形或三角形面积计算时会很自然的把梯形或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联想到一起,并且会对新知很轻松自如的进行自主的建构。
再如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在具体的情景中初步认识并理解了小数后,将小数的认识扩展到图形上来,以进一步深化对于小数的认识,进一步抽象小数的概念。很多老师的处理就到此为止了。其实,只要我们知道了下一步要学习什么内容,就会知道还可以进一步的学习和认识。后面要学习小数大小的比较,所以我们在初步认识小数时还要把小数放在数轴上来进一步认识小数。这样,既加深了对于小数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为小数大小的比较呈现较为直观的表象。
其实,数学的每一节的教学,都要如此的用心,通过精心的铺垫和渗透,教学才会有不断的精彩呈现,学生学习才会呈现出从不间断的态势。这些铺垫和埋伏,恰如“神来之笔”,让课堂有了深度,让教学呈现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