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四年级作文 >

抓住着力点去“养”作文

2020-03-28 
抓住着力“点”去“养”任何一个从事教育的人都知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的教育,抓的好,孩子最终会有良好的
 

    抓住着力“点”去“养”

            

   任何一个从事教育的人都知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的教育,抓的好,孩子最终会有良好的习惯。抓得好,还可以为人的一生幸福奠基。但是,在养成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总会有人因自己的目标看不到效果半途而废,也有人在反反复复中失去耐心和意志力而放弃。

 

 

    从17年前自己关注养成教育,到如今的实施养成教育着力抓学生,我深刻体会到:要想有实效,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土话“见功”,必须抓住着力的点,然后去坚持“养”。

 

 

 “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伴随着我们---一个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接纳和宽容。我们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错误的反复,甚至允许孩子的三反五次。只要我们能抓好着力的点,别贪图一时的功效,我们自然会有收获。

 

 

    养什么?教育者首先要作到心中有数。

 

    我是一名一线老师,首先站在我的角度谈一谈。比如:我想培养孩子课前准备学习用品的习惯。那么,作为老师,每次上课前起码要提前到教室,关注每个孩子是否能准备了,是否准备好了,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统计,哪些孩子没做到,哪些孩子做到了,对做到的如何进行激励让他们保持这个好习惯。对于那些没有做到的,我们则需要做出相应的指导和关注,用针对性的办法来督促这些没做到的孩子,今天如此,明天如此,后天依然如此,如此这般,进教室就去关注这个习惯,久而久之,自然地也就完成了课前准备的习惯培养。

 

 

      一个目标“养”的过程也许是一周,也许是一个月,也许更长。有人可能提出疑问,我的课能做到了,别人的课那就不一定,这就干扰了我的“养”,这样很难。不错的,只要你想培养下去,就要做到每节课前就着手这个“点",可以跟任课老师结合,还可以让班干部检查,只要思想上认真对待,“办法总比困难多”。“养”的关键在于坚持!

 

     我也是孩子的妈妈,是家庭里的教育者,又该如何去做到“养”自己的孩子?道理一样,抓住着力点而坚持!

 

 

    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整个上学期,我着力培养孩子吃完饭收拾自己的碗、筷,并送到厨房水盆里。今天送过去及时鼓励,明天又送过去随时表扬。一周下来,一个月下来,这个习惯自然地就形成了。下学期开始培养收拾完了擦餐桌的习惯。将自己的碗筷送过去,恰好能从厨房拿抹布进行餐桌的收拾。一个学期我只要求他擦完了将抹布洗一洗,可以洗不干净哟。孩子的要求要考虑年龄段问题,不能太高!在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方面,单单吃完饭收拾桌子这个习惯,一“养”就是四年。如今,孩子读高三,按说高三没时间不做了,但是,因为“习惯”了,他说,做起来也就是举手之劳。当自觉意识支配着整个行为了,也就实现了我们自己既定的目标。一个习惯便诞生了。

 

 “养”是一个耐力和意志力的比赛,谁做到了,谁就是赢家。然而,我们很多人做不到,究竟是为什么?原因就是:着力点太多了!总想让孩子在很多个方面都好,哪个方面也抓不牢,到头来算是白忙活。着力点太多,力就容易分散,自然地,也就很容易因力度不够而抓瞎。

 

   我的实践经验告诉我这么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阶段要实施一个目标即可,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一个月着力一项即可。对有时间和精力的爸爸妈妈,我们还可以在一个阶段内既定三个目标即可。别多,“贪多了嚼不烂”,也养不成。

 

 

   养成教育只有抓好了着力的“点”才能准确地给受教育者施力,进而达到养成好习惯的效果。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