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四年级作文 >

收获与反思——东北师大培训总结作文

2020-03-24 
历时十天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者培训转眼间就要结束了,回想十天来走进东北师大和专家教授交流的日子,我的

 

历时十天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者培训转眼间就要结束了,回想十天来走进东北师大和专家教授交流的日子,我的心中感慨万千。这紧张而充实的十天将会作为美好的记忆珍藏在我的内心深处。

十天里,我的心中充盈着深深的感谢。感谢我们的班主任徐强老师为我们请来了这许多专家学者——东北师大校长吴宁中教授、东北师大文学院院长王确教授、东北师大文学院刘建军曹胜高教授、儿童文学作家董恒波老师、感动吉林的李元昌教授……这一个又一个响亮的名字如果不是走进东北师大,如何能有机会亲耳聆听他们的授课,近距离走进他们的文学思考、教育理想?感谢这些文学家、教育家,虽然面对的是来自教育最基层的教师,但是他们依然那么用心的准备和授课,从他们课堂上的侃侃而谈中,我感受到的是一种被信任和尊重,他们相信我们懂得,相信我们需要,由相信构成的气场让我们的教时时刻处于一种暖融融的状态。

十天里,我的身边洋溢着甜甜的温暖。我们是来自五个省的老师,很多人是平生的第一次谋面,但是从第一节课起,对坐在自己身前身后的同学却没有感觉丝毫的陌生。宿舍里,大家互相关心,来自河北的老师感冒了,我们三个人不约而同的走到床前问候;一个人买了水果,定会送到其他几位手中让她品尝;听课回来,一声亲切的问候消除掉一晌的疲劳,一番热烈的学习讨论,又会让大家的感受到思想的魅力。漂亮的老师到网吧写作业,回来晚了一会,老师就把电话拨了过去,提醒我们的美女妹妹早点回家。我们就这样互相关心,互相欣赏,互相体谅,在这关心、欣赏和体谅中我们深深感到同居一室的缘分,感受到学习生活的美好。教室里,素不相识的同学成了同桌,互相问候,端茶倒水,不厌其烦;课间的交流不问地域,谈笑间俨然是久别重逢的朋友。特别感谢我们的孟繁胜老师,听说我正在准备师德的培训报告,就为我找来了朱小曼教授主编的《教育职场:教师的道德成长》《回归到的智慧》《美国人的道德教育》等书让我参考,这份关心任是谁都会感动和难忘。

十天里,我们的视野被一次次拓宽。班主任徐强老师用心安排着我们的课程,在他的精心准备下,我们走进文学,走进教育;走进实践,走进理论。不仅听到了一线教师的前沿思考,也触摸到了教育家的温暖情怀。吴宁中教授带我们走进数学,让我这个从没有教过一天数学的老师感受到了数学的美丽;李元昌教授的教学方法改革,让我看到了一个民间教育改革家的睿智;从一线走出的教研员熊生贵老师让我看到了培训的另一种方法,感受到了什么是有效课堂;激情四溢的儿童文学作家董恒波老师用他那五十岁的童真深深打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那美丽的童诗被他激情的诵出,让每一个在场的人都能真切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虽然,我们中很多人也许早已远离了童话和儿歌,但这又有什么呢,老师的舞之蹈之歌之吟之带给大家的是强烈的语言文字魅力的冲击,教室中一阵接一阵的掌声和笑声就是对这个儿童文学作家最好的评价。

十天里,我们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缺乏实践,我们缺乏前沿的教育理论。虽然也经常看教育教学理论著作,但是那一个个用符号表达的思想远远没有专教授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堂带给我们的思考直接和强烈。吴宁中教授用生动的案例让我深深感受到教育应该是也只能是在教师的思考中前行,没有思考,就没有实践的改革,没有改革,就不会有教育现实的改变。不要说小学教育要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形成怎样的能力,所有这些和“兴趣”比起来都不重要。因为没有兴趣,就不可能有未来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于是,我告诉自己:让学生爱上语文,应该是我们所有语老师最重要的使命。东北师大附小王廷波副校长对语文教学实践的思考带给我的是语文教学的另一种启迪——语文课不应该只是澎湃的波涛,也不应该一直是一条宁静的小溪;不应该总是一杯浓茶,也不应该是一杯淡淡的白水。语文课的味道应该由课文本身的题材决定,也应该由课文本身段落特点决定。所以,每一节语文课都不应该是单纯的豪放或者婉约,豪华或者朴素,而应该是几种形式或者情感的综合体现,也只有这样课堂才能有跌宕起伏,学生学习也才能够张弛有度,也才能够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此外,王确教授、王鹏伟教授、刘建军教授又带给了我“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具有一双慧眼”“让学习过程有点缺憾”等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

当然,在学习的同时,我也没有忘记反思。我知道此行的目的,为了让自己更好的担负起将要担负的培训任务,我提醒自己关注培训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我想,为了让自己所讲的内容引起学员的共鸣,带给他们更多的思考,培训者在培训中需要注意这样几点:

首先,在准备报告的时候不能抱有居高临下的姿态,不要主观认为培训对象与自己有着很远的距离。如果这样,在教学内容在主题的选择上、案例的准备上就容易走向浅显和直白。无论多么普通的教师都不喜欢浅显和直白的课堂。

其次,培训者在准备报告时一定不能把自己定位于搬运工的角色。不加思考地把别人的思想汇总到自己的课堂上是一种很不明智的做法,因为,你搬得再好也不代表自己的思想,而个性的才是有价值的,才是有魅力的。所以,一个好的授课者对自己所讲的主题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

再者,一个好的培训者在讲课时不能只关注自己讲的内容,还必须关注听众的反映。要从听课教师的眼神中、表情中、姿态中,看他们对你所讲的话题是否很有兴趣。正像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所说的:不仅仅要听学生发言的内容,更要听他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和想法。如果发现学员没有兴趣,要抓紧调整,努力让自己的培训课堂安静而又热烈。台上台下互相启发,互相补充,达到共存共生共提高的境界。

短暂的培训生活就要结束了,但终点往往又是起点,那就让我们带着思考上路吧。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