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大师学习怎么上课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
前几天在网上看了特级教
总是这样,在向大师学习完之后才突然醒悟,好像自己迷失已经很久了。有的时候还是难免会顾及课的许多形式,总想让设计新颖一些,总想让课堂活跃一些,总想让学生理解得深刻一些。而事实上,学生的语感是怎么形成的,就是在一遍一遍的读书中形成的,真正把课文读通、读顺、读透之后,必然会将这些语言内化为自己的习惯,必然会由文字生发出许多感悟,必然会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看看
结合
第一步、读好课题。因为课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全文的核心,整个故事都是由这两句话引发的,所以读好课题就为后面读好课文、学好课文打下了基础。
第二步、初知大意、理清脉络。给学生自由读书的时间,让他们对课文有个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划分段落,理清课文脉络。
第三步、指导读文。一直都困惑于长篇课文如何检查学生读书,有时候课文一段一段读完大半节课就过去了,泛泛的指导起不了多大作用。
第四步、练读对话。这个环节安排读课文第一部分,理解课文内容是一方面,重点还在于让学生读写结合,体会课文中对话的不同表现形式,感受提示语在不同位置对整篇文章产生的效果。
第五步、质疑问难。对于课文的第二部分,要让学生体会巴迪父母不同的评价对他人生的影响,并让他们从自身角度来评价父母的两种爱,从而深刻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然而,同样的问题,教师的表达方式未必会让所有学生接受,这时候,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实践证明,尽管有些困难,但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样有不小的价值。有的学生问,巴迪后来也不得不承认那是一首糟糕的诗,为什么当年母亲还说“精彩极了”;有的学生问,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如果怎样就会被刮倒。这些问题,直指文章的核心,让人不能不佩服孩子敏锐的视角。
第五步、读写结合。要想让学生回报父母的爱,首先要让他们学会感受父母的爱。最后,一定要让学生走出课文,走向生活,去谈谈自己的父母是否也曾经给过自己充满鼓励的或严厉的爱。
跟着大师学习之后,课堂明显变得干净多了,学生醉心于读书,不用担心老师一个又一个问题的穷追不舍,在充分的读后他们必定会“有感而发”,老师也轻松多了,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去思考、让他们合作去解决,教师只要在他们表达不够清晰时加以补充,在他们思路偏离时加以点拨,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