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背影散文集》作者的一封信
亲爱的
您好!
“月儿缺了,有再圆的时候;草儿枯了,有再绿的时候;花儿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只是,聪明的你呀,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就一去不复返了呢?是他们在和我们捉迷藏吗?那人是谁?又藏在哪里?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吗?又逃到哪里去了呢?”
虽然您的书我读起来,以我的年龄,阅历我还有很多不甚理解,但是并不妨碍我读您文章的喜爱。
《绿》是
我想清华园中那池婷婷净植的荷一定还记得您,那满池的月光,那一地的清辉,还有您那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的内心感触,一览无遗的展现给满池的月色。“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荷塘的四面,层层开展层层推进。
尤其是您在文章的结尾用了“采莲”的事来结束。从荷塘想起采莲,再而想起《采莲赋》和《西洲曲》来: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就这样,整篇文章在如诗如歌如画般的音调中落下了帷幕。
而您的一篇《背影》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不知令天下多少父子柔肠百结。掩卷沉思。慈父的背影仍在脑海中闪现,熙攘的人群中那朴实的父亲及那件普通的大衣都使人难忘。那位慈父写满沧桑的脸颊上是否也同样有着对远去孩子的牵挂?您的《冬天》一文,串起三个感人心怀的片段。表达了亲情友情的珍贵,让我回味隽永。
就这样,就这样。
我就这样沉醉于您篇篇精彩的散文中,品味着那优美的意境,清丽的文字。看流云在字里行间如何舒卷、人物如何颦笑、晨曦如何洇染天幕……而欲罢不能。
时光流转,世事难料,国难当头,作为学者,您本应悠闲地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谢。可你却将一颗心捧给了祖国,你宁愿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最终却只拖着那仅有几十斤重的身躯永久地离开了。您如同清华园里那池莲花一样高洁的品行却永留人们心间。你的“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影响着清华人,也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你的爱国热情将和那些隽美的散文永远传承。
你磨饱含深情的文字是我们的精神盛宴,你高洁的品性更是给我们最好的洗礼。在文学的这条路上,您是我的楷模,是我理想的航标……我会沿着您的足迹一路追寻。
此致
敬礼!
您忠实的读者:郭艺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