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 “优秀阅读小组”诞生及活动总结
写在前面:
我们的寒假阅读小组是3月12日上午诞生的,因为下午我就动身去郑州参加校讯通举办的第五届“书香班级”活动评委交流会暨阅读推广研讨会,直到现在才和大家见面。
周五上午第四节,悦耳的上课铃声还没有响起,孩子们已经端端正正地坐在位置上焦急地等待了。等待什么?当然是等待我们寒假“优秀阅读小组”诞生了。看着我把优秀阅读小组的奖状放在讲台上,把要奖励给优秀阅读小组成员的《家长会》摆在奖状旁边,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伸长了脖子,想看看奖状是怎么写的,这期《家长会》是否好看。
上课铃声终于响起,我先简单概括了我们寒假阅读小组的活动情况,然后介绍了评选优秀阅读小组的条件:1.能按时活动;2. 小组成员基本能按时参加; 3. 活动效果良好。请同学们认真倾听11位小组长的活动总结,根据他们的总结情况,投票选举出5个优秀小组。
接下来11个小组长分别就各自小组的寒假阅读活动情况进行了总结汇报。然后由同学们举手表决,5个寒假优秀阅读小组诞生了,他们是梁紫钰、李郝诗雨、盛泽西、屈沛琦、刘艺苗带领的小组。小组长获得了一张奖状和一本《家长会》,每个小组成员都获得一本《家长会》。奖品不多,只是个鼓励,但获奖的同学全都喜气洋洋。看得出来,没获奖的同学除了羡慕,还有些失落。既然评比,总会这样,还是努力吧,只有付出的才会有收获。这是我告诉所有孩子要记住的千古不变的真理。
瞧瞧,获奖的小组长和小组成员高兴吧。
寒假优秀阅读小组的评选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新学期我们的“阅读小组”要保留下来,结合博文的写作我们重新制定了新学期的阅读方案:
1. 11个阅读小组依然保留,活动时间改为每周六或周日,根据小组成员的时间而定。
2.每个月小组与小组之间调换一次图书,保证每个小组成员及时有新书看到。
3. 借阅图书和博文写作结合起来,一周内小组成员根据统计的博文数量和质量,依次有先挑选图书的权利。
4. 阅读快的同学除了在交流会上相互交换借阅图书外,一周的上学期间允许再借阅一次。
下面就假期阅读小组的活动情况做个总结:
因为放假那天才分好了小组,刚刚把图书发到小组长手里,学校就通知马上放学老师要开会,再加上我们第一次这样分组,小组长还没有经验,有的小组长在小组成员借书的时候,忘记了记下联系方式,也没有初步商定好第一次活动的时间和地点,结果在假期里为了联系同学可费了劲,有的是通过博客小纸条的方式通知成员的,有的是找我这个老师要的联系方式。不管怎样,绝大多数小组长非常负责任,带领小组成员在假期里交流阅读收获和体会,分享精彩的文章片段,然后相互交换图书。还有的小组为了增强阅读交流会的趣味性,还在交换图书后增加了“开心一刻”。梁紫钰带领的小组在过年后的一次交流会后还举办了新春大联欢,大家各自展示了自己的才艺,邢承志的萨克斯独奏,牛晓慧和马中钰的英语小故事,梁紫钰的古筝演奏等迎来了大家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从小组长的交流中可以感受到,尽管我们的小组阅读交流会在寒假里取得了初步成功,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首先,交流形式还有些单一。各小组的交流大都是相互介绍阅读书籍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收获,欣赏精彩片段时也都是个人阅读后简单分析一下,缺少成员之间的相互补充或争论。理越辩越明,只会接受而不善思考,不善辩论是不完整的。
其次,个别小组长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一个小组因为组长组织不力,没有组织一次交流,使得小组成员流失到了其他小组;还有一个小组小组长没有尽到责任,而是一名小组成员在组织大家活动,小组长还没有参加。
最后,个别同学和家长不够重视。除了实在脱不开身不能每次都参加活动的同学外,还有极个别同学竟然一次也没有参加活动,原因是放假后就去了老家或去逛街了。
新学期在组织大家活动时,做老师的我要及时做好必要的指导:
1. 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展示优秀小组的活动情况,介绍小组阅读交流的好处,取得家长的大力支持。
2. 新的阅读小组长的产生采用竞选和投票选举的形式,小组长要有组织能力并乐意为大家服务。
3. 讨论制定小组阅读交流会的形式和环节,并固定下来,形成一种良好的模式。(这一点要在认真征求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后尽快制定出来)
4. 阅读交流会举办之前,小组长要协助主持人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保证活动的效果。
5. 无特殊情况,老师保证每周参加一个阅读小组的活动。
新学期已经开学两周,时不待人,愿我们的小组阅读活动能快速而又轰轰烈烈地再次看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