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中,我对汉字的点滴认识
想起自己小的时候,写字也许就被称为很好看的那种,但是我实在是喜欢画画多一些,后来还差点走了那条路。
小时侯,知道父亲写字很好看,过年了,街坊们都找父亲写对联,后来上了高中,自己的字写的也差不多——那时侯父亲已经去世了,还是有些街坊找我写对联。再后来,几乎没有人写对联了,都是买好的现成的对联,不过那些字的确看上去好的不多。再后来,竟然在城市里看到有人在市场旁摆个桌案给人家写对联,还能挣钱。我那时侯觉得写字成了一种很好的手艺。看到别人写字,自己都有些手痒,有时候回家过年,有时间就专门给家里的门上写对联。亲戚家有了喜事,因为不是过年,也找不到合适的对联内容,于是就找我写,一写就好多,自己看了也很高兴。但是等到下一次再看到自己写的字的时候,却觉得实在难看。
好象那时侯根本没有想过什么,这些字本身有什么含义,只是一个意思罢了。
如今,汉字和书法的艺术在生活中的价值已经被很多人认可。尤其是在学校的教学中,不少学校和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都对这个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并设立专门的课程。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不少人却很难具体实施,因为很多功夫我们老师在上学的时候都没有受到这方面的教育,所以,我个人也认为,老师本身能力的缺失也就是我们教育的缺失,我们有必要去在实践中自我进步,自我要求,自我提升。
我也是一个没有正规接受过书法教育的人,一切都是自我的练习和学习。书法很早就接触了,上大学的时候,很多人让我写字布置宿舍,我没有答应,而是随手图画几个图案算是画交给他们,因为我知道,懂画的人少,能看明白字好与坏的人多,所以那时侯我就不写字公开张贴,害怕别人笑话自己——尽管他们说我的字比画好的多。
后来在一次青年教师的汇报课的时候,我的书法课受到了好评,于是我又一次受到了刺激,自己的字实在是不能算好,他们那次把我的客评为第一,我感到惭愧,感到自己的不足。因为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上一节与众不同的课,当时对书法的研究也是皮毛,给学生教了几个简单的汉字书写规律,认识了书法的艺术,自己的内涵还缺少很多,面对老师们的称赞,只有自己知道只是刚开始。一个退休的老教师——专管学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研的老教师,称我为“学校第一支笔”,我更感到惭愧,实话。我知道,当初我就业的时候,就是她把关的,第一要求就是我们的字。我很荣幸,也很知道自己占了优势。后来自己反复告诉自己,书法和汉字绝对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后来师父还说要推荐我到市里能有机会展示。我面对这样的赞誉,更加感到自己对汉字研究和书法研究的浅薄。
后来离开了原来的学校,一切也都中止了。
但是唯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找到了一个很好的途径专门研究汉字和书法。已经三年多了,硬笔书法已经讲授了两轮,感到自己进步了不少,在前一篇文章中我提到的是后来的想法,但是也正是我以后研究的方向之一。对书法的理解和研究,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字的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目前正在阅读的相关书籍有《说文解字》《说文解字译注》、《赵世民解字(1)——汉字,中国文化的基因》、《字源谈趣》、《文言词语注解》、《书法五体字典》以及书法的相关教程等。
这些都是我个人努力学习的一个方向,用两年的时间来学习、研究,希望自己能够在汉字方面有些感触,对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有所启悟。
说实话,我还是不自信,因为书法可能有的人会写,要讲的确还是需要一个系统,需要一些能力。而有些人可能会讲,但是,却不会写。这本身是一个矛盾。我们不能不在最恰当的最好的地方寻找,我也是一个摸索者,让自己先进步,让更多的人更快受到好处。
此间,我也见到不少书法写的很好的老师,他们的书法实在在我之上,我也不是谦虚,只是自己在努力,不能不去探索的一个目标。当然希望能有机会和这些方家坐下来仔细切磋,向他们学习。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给我鼓励和批评,给出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