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比心”主题班会
周五下午第二节课是班会,本学期时间很紧,本想利用班会讲一课练习册或一份卷子,反复思量,我觉得开一个主题班会比讲卷子更重要。第一节一下课,我让板报小组的同学,在黑板上画了两个大大的红心,然后写了两个字,形成了将心比心的主题,这就是这次班会的主题。这一段我发现我们班孩子之间的争执少了,同学们都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我想通过这样一次班会活动,让同学们明白他们的变化老师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老师为他们的变化而高兴。借此机会弘扬正气,让我们好的班风稳固下来,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温暖、和谐、向上、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
联系到这一段同学们的表现,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一段我一直被你们感动着,我觉得我真的很幸福。
周一的时候,我碰到田雨佳的妈妈,交谈中,她告诉,田雨佳在家里写完作业就读书,特别喜欢。听到这些,我心理特别高兴,有几分感动。这么长时间我们坚持午后静悄悄的阅读,你们中的很多同学喜欢上阅读,并养成了习惯,你们说我能不感动吗?
感动二:这周虽然是我们班值日,但是我们班扫地的两个小组依然很认真,特别是扫楼梯的小组,每次我上楼,都看到他们把楼梯扫得一尘不然,地拖得干干净净,连墙壁都擦得光洁如新。昨天碰到一班的张老师都夸我们班扫得干净。还有虽说很多同学都去值勤或检查了,但是在班里的同学听到音乐响起依然坚持练字(我们学校在预备前十分钟让孩子们练钢笔字),并没有因为班里人少了,就懈怠了。
感动三:今天中午,下课时,张迎超、许家萌在玩时,碰到了徐志文,徐志文没有动手以牙还牙,而是到办公室找我处理,他很理智,没有动手还击激化矛盾。经过我的了解之后,原来张迎超也不是故意打徐志文,是许家萌拉着张迎超的手,丢手时太快,结果打到了徐志文。最后张迎超和许家萌主动给徐志文道了歉。让我感动的是,他们在遇事时做到了理智,学会了忍让、宽容和理解。
感动四:是在校门口值勤的同学之间为谁该喊“敬礼”这个问题,发生了分歧,在老师的调解下,他们学会了将心比心。
同学们听我讲的时候是静悄悄的,有一种很神圣的感觉。
“将心比心”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全面考虑问题,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同学们回想我们生活中将心比心的事情。然后是一个同学们交流的环节:
许晴第个起来讲了一个将心比心的小故事,这是他们四年级学过的一篇课文中讲的:一日,我患病去医院输液。年轻的小护士为我扎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眼见针眼泛起了青包。疼痛之时我正想抱怨几句,却抬头看到了小护士额头上布满了密密的汗珠,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了我的女儿。于是我安慰她说:"不要紧,再来一次!"第三针果然成功了,小护士终于叹了口气,她连声说:"阿姨,对不起。我真该感谢你让我扎了三针。我是实习的,这是我第一次给病人扎针,太紧张了,要不是你的鼓励,我真不敢给你扎了。"我告诉她,我也有一个和她差不多大的女儿,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有她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女儿第一次扎针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与鼓励。
下面同学们打开了话匣子,积极踊跃起来发表意见。
最后我根据他们的发言作了一个总结:
当我们走在洁净的马路上,如果我们能将心比心,想到清洁工的艰辛,就不忍心把手中的杂物抛下;当我们走进整洁校园,如果我们能将心比心,想到同学们挥动着大扫把扫得那样费力,同样不忍丢下一片纸屑;当我们走进干净整洁的教室,如果我们能将心比心,这是值日同学早早来到辛苦的杰作,就会自觉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内;如果我们能将心比心,想到巡防叔叔们顶着炎炎烈日不停地往返在马路这边和那边,你们就会自觉站好队;如果我们能将心比心,看到其他同学在专心致志读书,你就会悄悄走到自己座位上,不会大声喧哗;如果我们能将心比心,想到爸爸妈妈上班劳累一天很辛苦,你会为爸爸妈妈端上一杯热水……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多一点将心比心,人与人之间就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计较于猜疑;多一份爱心,多一份和谐,多一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