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四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作文

2020-03-05 
四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试卷呈现】【测试范围】上周我们四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本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
 

四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试卷呈现】 

 四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作文   四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作文

【测试范围】

上周我们四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本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第一二三单元试卷检测。这次检测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第一二三单元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即《计算器》、《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律》的简单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初步认识计算器,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必要的计算并能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探索并了解运算律并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考情分析】

四(2)班学生整体测试情况如下:最高分99分,最低分17分;90分以上有12人,80—99的有37人,不及格有16人,平均分75.18分;与本年级其他几个平行班级相比,90分以上人数不相上下,关键是不及格人数太多。

【试卷分析】

现将学生在测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分析如下:

第一题、填空(20分)

出错率较高的是第7小题:计算44×25时,用25×(  )+25×(   )计算比较简便,还可以用25×(   )×(   )使计算简便。

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灵活运用,而学生初次接触运用运算律进行简算,接受起来需要有个“消化”的过程,另外我们刚刚讲过,还未来得及进行巩固练习学校就进行月考,所以学生理解掌握欠佳,运用起来不太熟练更谈不上灵活,这就造成了此题出错率较高。

第8小题:学校买来X盒红粉笔,买来白粉笔的盒数是红粉笔的10倍,学校买来(   )盒粉笔;当x=10时,学校买来(  )盒粉笔。

在批改试卷时,此题答案要求较为严格,标准答案为11x;如果学生的答案是10x+x就判为错,虽然在平时讲课时我们涉及到了这个知识点的讲解,但数学课本上并未出现此题类型,学生初次接触也算是个新知识点,学生在理解掌握方面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第二题、练一练(5分)

出错率较高的是分不清:形如“X 2 与2X”的区别。

此题主要考察X 2和2X所表示的意义的不同,这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还是一个易混点,所以学生接受起来有些困难,它需要不断地练习,强化,巩固,才能使学生掌握;特别是在X取何值时“X 2 =2X、X 2 >2X、X 2 <2X”,学生理解掌握起来会更困难些,这更需要一个不断理解、消化、巩固、掌握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三题、选择(5分)

出错率较高的是第3小题:丁丁比欣欣小,丁丁今年a岁,欣欣今年b岁,2年后丁丁比欣欣小 (   )岁。

(1)2            (2)b-a  (3)等于  (4)b-a+2

此题主要考察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不论时间怎样变化,两个人的年龄差始终是不变的。这个道理说起来每个学生都不难理解,难就难在表示两个人的年龄时此题用的是字母表示而不是数字,本来较为简单的问题被蒙上了一层面纱。关键是学生初次接触用字母来表示数,这是学生思维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是一个难点,学习的时间又较短,学生还不太适应。这就增加了此题的难度,造成出错率较高。

第四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6分)

出错率较高的是第3小题:6与x的差除以7

关键是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不认真动脑思考,看见“差”字就用“—”,看见除以就用“÷”,所以直接列式为“6—X÷7”,实际上此题类型我们也探讨过,首先认真读题,弄清题意,看到关键字“除以”时要想谁做被除数,谁做除数,如果是一个式子做被除数或除数,需要考虑是否需要加括号,如果是和或差做被除数、或除数时必须加上小括号,所以此题是6与X的差做的被除数,6—X 应该加上( )即“(6—X)÷7”。

第五题、计算(37分)

1.直接写得数(10分)

每道题都有孩子出错,特别是0÷98相对来说错的较多些。看来学生的口算能力较差,需要坚持练习。

2.简便计算(27分)

出错率较多的是73×99+73      535×101

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情况,在这五个运算律中,乘法分配律是学生教难掌握的,出错率较高,所以在简算时我们应多加练习、坚持练习、变式练习,达到真正理解,能灵活运用。

第六题、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各题(23分)

此题共有5道小题,属于综合理解题目。它考察的知识点较多,覆盖面较大,做题格式要求较为严格,造成失分较多。

比如:第1题(1),学生有的写成12X+14 X没有化成最简结果26 X,有的学生写成26 X,而没有写单位名称“棵”,造成失分;(2)关键是做题格式不对,大部分学生是做题步骤不完整,有的学生是没有写“当X=20时”,有的学生步骤虽完整,但结果后面写上了单位名称“棵”,造成了失分。其它几题失分原因大致相同。

【自我反思】

1.“用字母表示数”这个单元是本册知识点中的一个难点,因为学生以前涉及的都是用数字来表示条件和问题,初次接触用字母来表示,这在学生认知上是一个新突破,学习初次接触还很不适应,需要一个理解、消化的过程,学生出错这很正常,历届学生在此学习时都需一个时间过程。“运算律”这个单元学生也是初次接触运用运算律进行简算,刚刚开始很不适应,往往是顾此失彼,再加上学习的时间较短,没有很好的巩固练习,测试较为匆忙,造成失分较多。

2.我班人数最多(71人),“学困生”也多,成绩两极分化现象较为明显。其他班级不及格人数都在8人以下,而我班竟然有16人,这个庞大的“学困队”造就了平均分较低。

3.面对这种状况,我内心很不平静,沸腾之余,细心回味,凭心而论,接班一个月以来,我从未有过半点懈怠,整天忙碌与备课、批改作业、与学生交流、和家长沟通之中,想尽快掌握每个孩子的学习状况;虽然学生成绩较差,但我的确已经尽力,真正做到为心无愧。

【改进措施】

从学生做题中失分情况来看,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训练学生的各项能力:

1.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数学生产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时就要多采用激励法,特别是对那些后进生,更要经常鼓励和表扬,因为他们基础差,学习中的困难比较多,表扬和鼓励可以使他们的脑细胞更加活跃,同时又可以避免他们产生消极情绪。

2.平时上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题,自己分析题中的条件,教师只能在必要时进行一些引导或启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3.计算马虎,准确率偏低,每天坚持几分钟计算训练来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对学生粗心这一毛病要长期的严格要求,逐渐端正学习态度逐渐养成严谨的学习习惯。

4.要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要经常与家长联系,纠正一些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与家长一起,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外环境;要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对学困生要有耐心,急于求成只会是适得其反。

5.逐步培养学生的读题习惯,理解能力、灵活思维能力。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应变能力教差,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引导,多鼓励,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