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儿子的数学试卷作文

2020-03-04 
儿子的数学试卷——用耐心、正确的办法引导儿子快乐地走出误区儿子现在五岁半了,明天就要正式幼儿园毕业了。昨
 

儿子的数学试卷

——用耐心、正确的办法引导儿子快乐地走出误区

儿子现在五岁半了,明天就要正式幼儿园毕业了。昨天下午幼儿园举行了毕业考试,今天成绩就要出来了。

中午回家听妈妈说儿子的数学试卷错了三道题,妈妈说话的表情有些失望。爸爸妈妈特别注意分数,总是对孩子说:“考试要考双百分。那样长大才能考上大学,到时爷爷奶奶供你上大学。”每次爸爸妈妈这么说,我总是极力反驳:“请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这么说,孩子的学习由我来管,你们就不要操心孩子的学习了。”

这是儿子第一次没考满分,我得了解了解情况。我先是给老师打了电话,询问儿子近段的表现。老师反映孩子在校一直表现的很不错:上课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很强,老师为他讲题时,也总是听的很认真。这次考卷上的错题孩子平时都会,不知怎么回事做错了,可能是粗心了吧!粗心,我不太赞成这种说法,这是我们家长、老师在婉转的替孩子辩解着,谢谢老师了,儿子肯定是在某点上理解的还不是太透彻。

满分是一个成绩极限,大多数孩子根本达不到。家长过分要求孩子总考满分,只会不断造成孩子的失落感与内疚感,一到考试孩子就会忧心忡忡,担心自己考不了满分,家长会生气,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下,孩子能正常发挥吗?能考满分也考不了了。

下午我亲自到学校去接孩子。如果让孩子奶奶去接,指不定又要说什么呢。语言不是空气,不会在空中消散得无影无踪。真怕孩子奶奶又在孩子面前信口开河,家长说过的任何话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痕迹的,希望我们给孩子留下的是好痕迹、好影响。

到了儿子的教室,看到别的孩子都拿着试卷让家长看,儿子未拿试卷。

我小声地问儿子:“你的卷纸呢?让妈妈看看好吗?”

儿子低着头轻声说:“我的试卷没发。”

我刚才明明看到教室外面的黑板上写着今天作业: 回家改正试卷上的错题,怎么可能没发呢?我知道孩子是在说谎,孩子的自尊心太强了。看来,孩子爷爷奶奶的话已经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了烙印,可怜的孩子,才五岁半,就要背负考试的压力了。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我没有当众揭穿孩子,而是高兴地接过孩子的书包,拉着孩子的小手走出了校门。我怕孩子饿了,要给他买东西吃,却被孩子拒绝了,这和往常太不一样了,孩子心理看来真的是受到伤害了,受到了我们平时不良语言痕迹的影响。

终于到家了,一路上孩子都没怎么说话。

我微笑着说:“宝贝儿,到家了,把你的卷纸拿出来吧!”

儿子不好意思地把卷纸掏了出来,先拿一张语文试卷给我看:“妈妈,看,我的语文考了100分。”

“宝贝真棒,再让妈妈看看你的数学试卷吧!”

儿子撅着小嘴,不情愿地把数学试卷交给了我,声音极低:“给。”

“宝贝儿考了96分呀,不错,宝贝儿真棒!”

听我这么说,儿子不太拘谨了,笑着说:“口算题算错了四道。”

“考试就是为了发现你哪些地方学得不够好,咱们赶快把它改正过来,以后就不会出错了,好不好?”

“好。”儿子终于又高兴起来了。

我先看了看儿子算错的几道口算题:

30-10=40         20-5-5=5

4+4+4=16        13-4=4

   第一道题肯定是看错加减符号了,儿子看了这道题,一直笑个不停,自己忙把正确答案30-10=20写了下来。

   第二道题和第三道题是连加、连减题,还没问儿子,我马上反应过来了。哦,原来是这样,都怨我这个粗心的妈妈。其实,那次和儿子一块儿练习这类题时,我已经发现儿子总是在加、减完后再把最后的一个数字重新加、减一遍,孩子总是想着三个数字连加、连减,总是加、减三次,殊不知第一个数字早已直接呈现出来了,只需加、减后两个数字,加、减两次即可。都怨我这个不称职的妈妈,那次发现孩子这个错误点时,我因临时通知开会,没有及时为孩子深入解疑,之后又因为忙着准备期末考试给遗忘了。孩子,妈妈对不起你!我答应过你,回家要把你放在第一位,我又失信了!我真不是一个好妈妈!

我手指着耐心细致地给孩子做了一遍演示,每呈现过一个数字,我就在它的下面做一个小小的记号,这样就不会重复了。儿子学着我的样子练了两道题,立刻就摆脱了记记号,形成了自己独立、正确的思维。接着又让孩子练了几道连加连减题,儿子做的又快又对。

6+2+5=13  16-4-4=8   7+5+6=18

18-3-2=13  2+7+8=17  4+3+8=15

第三道题13-4=4,这是怎么回事呢?借位减法一直是一年级孩子的弱项,更别说幼儿园的孩子了。我让孩子重新给我演示了一遍,恍然大悟:幼儿园的孩子多数都是借助手指来算,我发现孩子在出13时,出了一个8,原来孩子无法呈现13根手指时,直接把第二只手变成了3,左手未变,就把题错算成了8-4=4。找到了原因,这就好办了。

我给孩子边讲边演示:13,我没13根手指怎么办呢?哦,我想到办法了,我先把10装在口袋里藏起来,只剩下3了,接着我伸出3根手指开始减了,减着减着减完了,没法减了,怎么办呢?好的,现在把我刚才藏的10拿出来接着减,算出来了:13-4=9

孩子看的哈哈大笑,急忙学着我的样子又算了一遍,哈哈,算对了。

“宝贝儿,你真是太棒了,一学就会!”我用欣赏的目光注视着儿子。

“妈妈,再给我出几道题呗,我都会了。”

14-8=6    16-7=9    12-6=6

15-9=6    11-6=5    17-9=8

这不,小家伙全都做对了。

看来,当孩子出错时,最重要的不是责备、埋怨,而是及时地找出孩子的症结所在,因势利导,采用正确、科学的方法耐心地引导!!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