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丐尊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这是读教育丛书时,给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文字,一如这位著名教育家翻译的传世名作《爱的教育》,感动多少世人。
家庭教育中,孩子是主角,如何有理有度有爱地引导孩子,做孩子的人生好帮手呢?以下是我在教育路上两朵小小的反思花絮,愿与朋友们一起分享。
☆☆ 来自内心的仁慈,体现爱的大智慧 ☆☆
今年八月十五日,我带孩子去郑州参加围棋段位赛,三天的赛程,第二天孩子便顺利通过,所以晚上带孩子去饭店的附近转转。在一家服装店,遇见同去的一位家长,大家寒暄了两句后,她忽然说道:“你家孩子真懂事,我们的那个小家伙没考好,哭的时候,你儿子安慰他说‘没事没事,我们就当是来锻炼了,以后好好练习,还有机会升上来的。’真懂事!”我听了,一边谦虚地对那位妈妈说,“哪里,哪里。”一边不能置信地望望儿子,他早就逃到一边,仿佛没听见我们的对话。店老板也称赞道:“都说女孩子细心,没想到现在的男孩子也这么细心。你家的孩子还真懂事!”
听到赞美话,我心里美滋滋的,不仅仅是孩子被夸为懂事,而是孩子没有张扬他的所作所为,没有为了赢得表扬而去刻意表现他的仁爱。这,才是我最最欣赏的。
有心施爱,便是无爱,来自内心深处的仁慈,才是最美的爱。
我曾对孩子灌输过“爱的真谛”,也曾给孩子买过爱心系列的故事丛书,希望孩子在这样的潜移默化里认识爱,学会爱,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可是我所做的一切,都不及这位家长的几句话带给我的震撼。我眼里的孩子,任性,调皮,不懂事,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现在,来自他人口中真诚的认可与赞扬,一下子就让我惊讶并满足起来,原来我的孩子这么棒啊,那种感觉真是太好了!
事后我问起事情的始末,家家有些腼腆。我对孩子说:“无意留爱,才是大爱。无心向善,才是大善。还记得你一年级时,那天妈妈来晚了,你在学校门口啼哭的事吗?你们班的陈月灵也曾这样安慰你,鼓励你不要害怕不要担心,妈妈一定会来的!看,现在你帮助了那位同学,他的妈妈对你充满感激,就象妈妈当年的感激之情。妈妈很高兴,你现在真的懂事了,首先在棋赛里取得成绩后不骄傲自得,不大声非议他人的失败,其次能够体谅他人的心情,并能给以真诚的安慰,这样的行为就是仁爱之举。”
人这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寻找爱,学习爱的过程。能够将心比心,以己度人,能够在不经意的行为里,呈现爱的大智慧,孩子已经用实际行为,向我诠释了爱的真谛,那可比我说上千百回的大道理强百倍了。
爱的教育首要功课便是:学会仁爱。爱自己,爱他人,那样,才会被他人爱!才会在爱的施与受当中,感受爱的幸福。
☆☆ 来自内心的孝念,让我们共同感恩 ☆☆
写这篇文字时,因为写不出大道理,所以想借一些小事例来说明爱的教育,冥想之中,一抬头,正好看到孩子坐在沙发上,陪他的姥姥看电视,不时给老人讲解着剧中人物的关系与善恶,忽然间觉得这孩子比我有孝心。
五年了,我们一直和孩子的姥爷姥姥住在一起,我对同一屋檐下的共处有着特别简单的的想法,定期交纳生活费,交交水电费,再偶而给老人买点奶,水果,帮着老人做做饭,钞票一递,更觉万事大吉,心安理得地认为自己很孝顺。其实也明白,老人年岁大了,除去物质上的满足,他们更需要的是儿女围在身边听他们拉家常的那份温馨感觉。但是惰性让我不停地给自己寻找借口,上班累啦,三个小时的路途非常疲乏啦等等。忙完家务,就想静静躺在床上,翻翻闲书,看看电视,陪老人坐坐的想法,永远只是想想而已。
在这个假期,我第一次细心地发现了家家比我强的地方,也发现了不爱听大道理的孩子其实很懂那些道理。
家里订了《大河报》,我下班时就会顺手带回家,一开门,孩子就会抢过报纸,跑到他姥爷的屋里,大声嚷着“姥爷,你的报纸来了!”如果出门,又会跑去给他姥爷他们打个招呼。如果说这些都是做人的基本礼貌,那么,陪老人拉家常可就是孩子的一大优点了。
孩子的姥爷喜欢怀念过去的时光,提起当年如何如何,就两眼放光,滔滔不绝。这些话我都听过好多回,总是心不在焉,可是家家就不同,一边听还一边问:“最后呢?”有时候还会咨询一些问题,引得他姥爷谈兴更浓。
有一阵子,孩子姥爷打算带着他姥姥出去游玩,不是跟团的那种,想老俩口比较随意的转转,于是在网上查询相关资料,这时候,孩子就成了老人的“老花镜”和“操盘手”,只要他姥爷往电脑桌前一坐,孩子就围上来,帮着输个字呀,查个资料。一老一小,两个人头挨头的嘀咕着,不时发出欢乐的笑声。
就连去郑州考试,在欢乐园遇见到卖魔术扑克的,孩子非要给姥爷带一副,理由是姥爷喜欢看央视的亲情小魔术节目。
同样的,我们如果回孩子的爷爷家,总要带点礼物回去。上周末,我们准备了一些鸡翅,鱼肉卷,给奶奶挑的则是蛋糕。家家在蛋糕店用心地挑选着蛋糕的样式,那些样式都是根据他的观察得来,知道奶奶喜欢哪种口味,哪种样式。
每到此时,我会产生许多感慨。孩子或许不够优秀,但是,一心一意挑选礼物送给老人的孩子,无论如何,总是让人感动他的孝念,让人欣慰他的感恩。
“妈妈,你为什么每次回奶奶家都要买东西?”
“我们回去的少,奶奶和爷爷肯定会给我们弄好多好吃的,我们当然也要买点他们喜欢吃的东西,表示我们的心意呀,这就是爱的体现。”
以上的对话是孩子小时候的提问,现在,他长大了,再也不问为什么了。我相信,在那一天的疑问里,孩子已经通过父母的言行记住了“爱”,现在只是把“爱”从模糊的定义落实到实际行动上罢了。
爱的教育第二课便是:心怀感恩。感恩世间的阳光雨露,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情,感恩老师的无私教导,感恩他人的关爱相助。只有那样,孩子才会在感恩里,分享爱的幸福。
☆☆ ☆☆
有人说,感情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如果说学校的教育重点在知识教育,那么,我们家长的教育重点就是品德教育。充满感情的爱的教育,会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对国家必忠,对父母必孝,对子女必慈,对朋友必信的人!
我的孩子,他不会每次都那么懂事,不会在下班时为我接过手提包;不会每次为我递来一双拖鞋;不会每次象小猴一样跳进我的怀里,不管我累不累;更不会每次都把小书柜和书桌收拾得整整齐齐。但是,我还是很爱很爱他!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当我们不断探讨那些大同小异的教育理论时,爱就在我们身边,而教育的方法更是简单。只要我们矮下身子,孩子踮起脚尖,在平等的高度上,彼此轻轻问一句:“猜猜我有多爱你?”
相信,我们和孩子共同的回答便是最好的教育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