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数学试卷分析作文

2020-02-28 
数学试卷分析11月21日,我们迎来了四年级的第一次期中考试。 这次考试的内容是本册书第一到 四单元的内容,卷
 

数学试卷分析

                   

11月21日,我们迎来了四年级的第一次期中考试。 这次考试的内容是本册书第一到 四单元的内容,卷纸上的题难易适中,其中基础题居多,但也有部分题不那么直接,需要认真读题经过自己的思考之后才能做对。这次,整个年级学生的平均分数为89分左右,最好班级的平均分是将近92分。优秀率达好的班级达到90%多,全年级有四五个不及格。

本次试题中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中占了相当的份量,从读数到写数、从数的组成到数的改写,无不概括在内。本组教师都认为对第一单元的内容,月考时做了大量的复习,学生应该掌握,不需要太多的时间来复习,所以只走马观花似得进行读写数、改写、省略等知识的复习,没有进行系统的复习,所以考试时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比如第一大题填空题的第一小题,个、十、百、千、万……都是(    ),在整数数位顺序表中,个级包括(    ),万级包括(     )。这一道题,由于一些学生对数位和计数单位这两个概念混淆,所以导致有五分之一学生在这一道题中出现了错误。第二小题:一个7位数,一最高位上的数是6,万位上的数是9,个位上的数字是3,其他位上的数字都是0 ,让写出这个数是(   ),读作(    )。这道题,在新学时经常练习没有多大问题,但由于长时间没有复习,部分学生有多写0或少些的现象。更多学生在读数时,万级上忘了加万字。

第三小题的:一个数,千万位上的2是百万位上2的(  )倍。这道题做错的达到四分之一。这道题是对“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这句话的变式题,学生需要真正的理解了这句话之后,才知道千万位上的2表示两个千万,百万位上的2表示2个百万,让学生明白,十个2百万是2千万,所以:一个数,千万位上的2是百位上2的(10  )倍。

其次是第一大题最后一道小题:求一个数近似的近似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或亿位。四舍五入的方法都会,做错的同学大都因为做成了求最高位后面的尾数。所以以后还要进行这道题的练习。

第8小题是面积单位换算的题,前两个小题,是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换算。这些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和换算是三年级时学的,虽然学新课时进行了复习,但没有强化训练,所以有近10%的学生忘记了单位之间的进率,计算错误。

第二大题是判断题,题比较简单直接,没有多大问题,学生掌握较好。

第三大题的选择题中,错的最多的是第2、3、5小题。第2小题:要使2()800小于27800,()里可以填的数有几个。做错的原因是忘了也可以填0 。第3小题,一节火车车厢的占地面积是35()。让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因为部分学生没有看清是一节车厢,当成了一列火车。第5小题:面积是一公顷的土地,(  )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正确答案应该是“可能”,而不是“一定”,这道题如果反过来说,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一定是1公顷。但是,面积是1公顷的土地,也可能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也可能是长方形,或者其他的不规则的图形,只要面积是1公顷就行。

第四题是操作画图题。虽然,这两道题都还比较简单,但做错的同学不少。第一小题:是画一条直线,并在直线上截取一条5厘米的线段。错误的原因是在直线上截取线段时,从直线的一端开始截取。这样做的原因还是因为对直线的特点没有完全领悟,不能灵活运用。

第五题是:我来组数。还是考察第一单元的知识、多数的同学都能写对。但这道题的要求是每题写两个,很多同学没有看清这个要求都只写了一个,所以白白被扣掉了4分。所以平时还要加强对孩子学习习惯的教育。

第六题是:计算题。这是最容易得分,又容易丢分的题。掌握好计算方法,考试是认真计算的同学都很少丢分。丢分多的同学做错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乘法口诀还不熟练。2、计算加法时计算错误。3、忘了加进位数。4、末尾的0忘记往下移。对计算问题多的同学还要在平时多加练习,帮他们找出错误的原因,对症改对。

第七题是应用题。第一道求速度的应用题,一些学生对于速度单位表示对还不对,对速度这个定义理解的还不透彻,出现了一些错误。

第二道学生会计算,但在单位换算时,出现“45000=450米”这样的错误,或者对于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掌握的不好,导致的错误。

第三题是考察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这一类的题,还有一些学生不理解题意,不知道该怎样做,所以这道题出现了许多的错误。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的考试,我们发现了同学们的不足,如:计算能力不好,有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没有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等。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加强计算题的练习,让学生熟能生巧,提高他们的计算正确率。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