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老师,你离名师究竟有多远作文

2020-02-18 
老师,你离名师究竟有多远——一次听报告引起的反思上周,我参加了商丘市睢县、在凤城学校举办的“高效课程下的
 

老师,你离名师究竟有多远

——一次听报告引起的反思

上周,我参加了商丘市睢县、在凤城学校举办的“高效课程下的班级管理与研讨”的学习,觉得收获颇多,将之写出与大家共享。

     首先,这几位老师都来自一线教师、班主任,他们都有自身成长的渴望。他们的共同点都爱阅读,尤其是段惠民老师,当年拿40元工资时,居然将20元都买成了书籍。当生活不允许这样做时,他懂得借力,给当年的大学同学写信求助,以满足阅读需求。多年来,他房间中的书籍都可以办成一个书店了,可以想象出来,买的连同同学寄来的书籍有多少了,这些都成为段老师的精神食粮,生命中不可或缺。也许,我们可以不将他的行为归结为“成长内需”,但他嗜书如命,本身就是一种内心的渴望在驱使着他必须如此做。天天做,年年如是。

   再者,或许是工作中遇到了问题,现实中没能很快找到解决的路子,希望能从书本中获得一些启迪,一些灵感。得道于书籍,实践于工作中。不难说,他是个书香班主任、老师。关于这点,更不用说梅洪建老师,他也是从书香中走来,站在台上看似普普通通,但他周身散发着的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

    因此,他们能够从书籍中汲取营养,他们的眼界导致其能够跳出一般班级管理框子,不被现行的管理体制束缚,大胆实践,终于摸索出一条创新班级管理的道路,改变了自杀倾向的学生,改变了班级学生的心态,成绩只是所谓的“副产品”。其间,他们所走的弯路一定不少,不少,比我们每一个做班主任的想象的还要多得多,我佩服他们的勇气!他们超越平常的思维,佩服他们无畏的勇气,佩服他们将“舞跳得如此精彩”。这样说,也许是因为在我们一般班主任的心理,对他们现今所取得的成就,对他们本人的仰视成分高一点,更是对他们本身所具有的人格魅力的一种解读。

    在他们身上,确实需要一种理解和解读,解读他们成长甚至成功的密码,但是面对这些优秀的一线班主任,我们也是班主任,所以应当扪心自问:自己的房间里恐怕也有书籍,还相当不少,但是一年里究竟能读了多少?能否像梅红健老师读了70多本,能否像他一样光教育专业书籍就能读50本?或许这样那样的理由一大堆,什么没时间啦,什么孩子小啦,什么工作忙啦等等一大堆不少的理由在等着回答问题,以此来祈求心灵不上进的宁静,如此的来原谅自己不上进的原因。难怪自己不能迅速成长,甚至成功创出一条班级管理路子的原因了。

其次,班级管理中,是否用“心”,这个心,是善于观察的心,观察孩子的特点,观察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即因材施教),观察孩子内心的脆弱,甚至观察孩子有无不正常的倾向,这些段惠民老师他们都有,再次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没有,甚至连哪个学生有即将辍学动向都反映迟钝,更别说什么心理倾向了,更可恨的说,有的班主任连自己班级学生名字都叫不出来呢,都不知道天天班级有几个请假的,几个什么原因不来上学的,你读过心理学和教育学,懂得孩子的天性爱玩和游戏、好动么?你见到调皮的孩子和上课不听话的孩子,有没有调查背后的原因,你在课外有没有研究孩子的青春期特点?孩子犯了错误,你不是疾言厉色的责问,就是体罚,否则就是无谓的说教,请问你自己当时这个年龄段时,有没有惹过家长和老师生气?有没有一种了解孩子的行为,理解孩子的行为背后产生的原因,并进行调查和学习,只是一味的抱怨孩子:现在的孩子正难管啊,伤脑筋啊!殊不知,这些正来自于教师自己的无知,课堂之外没有阅读,还在课堂上一声令下“读书”!课堂之外没有学习,只是照着教参来事。课堂上没有创新(发出自己的声音),没有自己的东西,全是人家的解读和支离破碎的分析,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师也就成不了名师了。没“心”的教师哪能有爱可言呢?没爱的教育和班级管理充其量只管了,而没能理顺师生关系;没有底蕴和底气,教师若能成长才怪!

没有所谓的阅读勇气和时间,没有做事的用心之投入,谈何成绩?何谈成就?或许连混日子的说法都算是抬举自己啦。

学习之后,我反思:一般教师究竟离名师有多远,请大家用心测一测,量一量。(版权所有,不可复制)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