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四年级作文 >

重视数学文本阅读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作文

2020-02-13 
重视数学文本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濮阳市实验小学张玉清数学课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离下课还有
 

                      重视数学文本阅读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濮阳市实验小学          张玉清

数学课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离下课还有几分钟,老师告诉学生,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几页,请大家认真阅读一下,看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同学们还没有看上一分钟,老师就问:“有问题吗?”学生说:“没有”,“好,我们来完成课后习题吧”。这种现象老师忽视了学生阅读教材、理解教材的意义。老师看上去是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实际上学生对数学课本的内容真的认真阅读理解了吗?久而久之,数学课本成了一种摆设,成了学生做习题的作业本,失去了教材的自身价值。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重视文本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认为:

一、  指导学生课前阅读

数学内容的抽象性,数学语言的简洁性,决定了数学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我尝试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任务,对学生进行了阅读指导,并提出了具体的阅读要求,比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我布置了以下预习提示:1、通过预习阅读你已经知道了什么?2、你有什么发现?①根据课本例题的要求,请你动手操作一下,然后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②你知道圆周率的来历吗?请查阅图书、上网搜索等形式,并把研究结果记录下来。3、通过预习你还有什么疑惑吗?请写出来吧。4、请你搜集关于圆周率的故事。有了预习提示,学生预习起来就觉得有章可循,有利于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方法。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

二、指导学生课中找准阅读起点

学生通过课前阅读,对一些容易的知识已基本掌握,课中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知其然也知所以然,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找准阅读的起点。

1、为解决实际问题而阅读

数学教学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让文本知识的学习和真实的问题情境联系起来,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唤醒学生旧的知识结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为解决实际问题而阅读。如在教学《循环小数》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回忆春夏秋冬的自然风光,引起学生的兴趣,又从四个季节的更替,周而复始,获得了对“循环”含义的初步理解,接着我启发学生:“象这样的事例你还能举出吗?”有的学生说:“每个星期,从星期一到星期日,周而复始,无穷无尽。”那么在数学中有没有“循环”的现象呢?请大家认真阅读数学文本,试着做①185÷75;②8.05÷3.7,学生发现了也有“循环”的现象。这样学生就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了数学和理解了数学,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阅读性和理解性,感受到了数学文本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为探究知识而阅读

每个人经验背景不同,阅读时对事物的理解就可能不同,教学要使学生超越自己的主观阅读认识,看到有些与自己不同的理解,看到事物的另外一面,通过合作和讨论,使学生可以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看到自己抓住了哪些,又遗漏了哪些,从而形成更加丰富的理解,以利于学生的广泛的迁移,比如在教学《三角形认识》一课时,教学等腰三角形各部分名称,教材中并没有出现定义性的句子,只有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上相应部分标出了名称。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看图,再同桌交流,想方法弄清各名称的真正含义。我提示:1、动手量一量叫“腰”的两条边有什么特点?2、把三角形改变不同的方位,顶角的位置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仍然叫作顶角,为什么?然后组织学生用语言说一说顶角的概念。同样“底角”的教学也采用了这种方法。

三、指导学生课后进行阅读延伸

阅读数学课外读物,是数学课堂的必要补充,它不仅拓展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还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我经常给学生推荐一些有关书籍,如:书上出现的一些数学家(祖冲之、华罗庚等)。让学生读一读这些名人介绍,阅读他们的精彩的数学故事、数学趣题和数学发展史料。在班级定期开展“阅读成果展示会”、“比一比看谁的课外知识多”等活动。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写数学日记,这样不仅使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增强,而且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