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残酷的伤害是对一个人的自信心的伤害,最大的帮助是给人以支持,帮助他撑起一片希望的帆。世界上的人都不是完美无瑕的,人生之路上,有大步前行的正直的脚印,也难免有几处歪邪的足迹。
就象园子里的树,有些树枝繁叶茂,有些却奄奄一息,冬天到了,园丁们把夏天里还没有发绿的树砍伐掉了,可是到了春天,他们往往发现,在那树桩上,竟又萌发了一圈新芽。这个故事大家也许并不陌生,在许多教育文章里都曾引用。“别在冬天里砍树”,它时刻告诫我们,作为一名人类灵魂之园的园丁,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等待冬天的过去,春天的来临。去年没发绿的树,说不定经过一冬的休养生息,一冬的蕴势待发,明年春天又萌发了生机。不要早早判了它的死刑。若是一棵树早早地被砍掉,也就罢了,若是一个孩子的心灵,由于老师的操心过急,过早地被砍伐,那就是灾难!
我们都知道,冬天是大树生长的休眠期,生命的痕迹几乎看不见了,这时,园丁只能根据夏天的回忆,来判定哪棵树没有了继续培植的价值。这于大树无法生存的冬天,正象孩子的生长低潮期,失败,打击,无望,无助接踵而至,这时,武断地砍伐了他的心灵,恰如在严冬的雪上,又加了一层霜,让他永远再无翻身的机会。
这时真正的园丁,会怎样做?他用粗的麻绳,细密地缠住这树的躯干,为它保好暖,用修刀修去多余的枝,帮它养精蕴锐,保存实力,然后用剩下的时间,静静地陪着它,熬过这个严冬。到了春天,万物皆露生机,园丁就应该特别地照顾它,给它多施些肥,浇些水,松松土,这棵病树,定会逢第二春!
这个道理同样也适用于孩子,在他低落时,迷失方向时,教师应该拥有园丁那种在冬天万物皆枯之时,看到春天的繁盛的智慧,并运用这智慧,用“良言”去安慰他,用“宽容”去等待他,不时抚慰他尴尬的内心,扭转他自卑的心理,引燃他身上闪现的哪怕一丝的闪光点……接着,就是陪着他,满情期待地等待他第二个春天的再次来临。
“别在冬天砍树”,这个忠告,时刻叩击我的心灵。我当班主任已近十年,时时拷问自己的心:是否有这样无助的小树,被我在冬天无辜地伐去?是否有这样无助的小树,在我的守望与呵护下,等到自己的春。我想,这两者定然兼而有之,我有些心颤。
对于教师,学生一年又一年地更换不迭,每年都是一个新的开始。而对于孩子来说,教师一年又一年地更换,而自己的童年,却再也不能重新开始。被砍伐过的心灵,信心丧失,重建比被砍伐还要费时,费力。孩子有时是无助的,没有任何抵御打击的能力。我想,无论某个学生现在多么的“差”,我都坚信那只是他的“冬天”已经来临,在他的人生长路上,也许时时都会遭遇到“严冬”,但,这棵刚长起的小树,绝不能在我的手中,过早地矢折。
“别在冬天砍树”,我要记住这个道理,也要让我的学生的心中永存这个真理。要让他们相信,一时的低落,并不能掩盖他们的全部,不要过早地放弃,自己就判了自己的死刑。我要和学生订个心灵的约:无论是老师还是他们自己,在人生的四季跋涉时,都“不要在冬天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