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狠心妈妈,打造省心宝宝
做妈妈的哪个不希望自己温柔贤惠,柔声细语,但我一直坚持做个“狠心”妈妈,来纠正孩子的一些小毛病。两个孩子为了这个没少哭鼻子,耍小性子,孩子的爸爸意见更大,也为这些不高兴过。但时间长了,“狠心”有了成效,儿子不仅变得懂事了,女儿也胆大了许多,而且孩子们还养成了许多好习惯。
样本一:超市“小闹闹”
两个孩子都喜欢去逛超市,女儿喜欢买芭比娃娃和巧克力,儿子则喜欢要各种各样的漂亮糖果,带女儿的时候没舍得太过狠心,现在女儿的牙齿可以说是“千疮百孔”了,每年的身体检查牙齿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能带她去治疗,疼痛就只能自己忍受了,现在女儿看见巧克力已经完全能克制自己想吃的冲动了,可有点晚了不是。 儿子从刚会说话那会儿,就知道要糖果了,每次带他到超市去,就哭着闹着要吃糖,我认为不能再重蹈女儿的错误了,就坚持不买。儿子可是个拗脾气,哭起来嗓门“惊天动地”的,真是非常考验我这个妈妈的面子和神经呀!怎么办呢?
“狠心”妈妈的购物原则
原则一:反复和孩子讲道理
每当儿子大哭不止,我不会满足他的愿望给他“止哭”,而是只有一个态度,反复说一个道理:“吃糖不好,牙齿被虫子咬坏了会很疼的,不要哭了……”记不清讲了多少遍,但儿子始终都照哭不误。
原则二:绝不妥协
看到孩子哭得厉害,旁边总有“好心”的老人出来说话:“你就给孩子买一个,不就是一元钱吗?现在条件好了,让孩子吃吧!”我只好尴尬地说:“不是为了钱,是怕吃坏牙。又有人说“多吃一块坏不了”我只好接着解释,这样对培养孩子的习惯不好。孩子虽小,但听得懂这是有人在替他说话,越哭越厉害。我马上抱起孩子往外走,出门后,等他不哭了,我再给他解释吃糖的坏处,讲小动物吃糖牙齿坏了不能吃吃东西的故事。几次以后,儿子再也没那样闹了。
原则三:每次只能选择一样
儿子两岁了,每次买东西都是东挑西拣一大堆,我跟他强调,每次去超市只允许他选择一样东西,并且要经过爸爸妈妈认可。如果想要第二件,就需要放弃第一件。开始时,儿子会不自觉的多选,女儿大些,就主动给儿子做榜样,也是只选一样,这样儿子也就不为了买零食和玩具哭鼻子了。为了管住儿子,即使有时候那件东西需要买,我也会狠狠心把它放回货架,等到下次我自己再去买。久而久之,儿子也就习惯了!这个习惯等于培养了孩子的克制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选择的实在太多了!
样本二:胆小女儿的锻炼故事
也许是女孩,似乎天生就胆小,和我的勇敢比起来,女儿可一点也没得到遗传,女儿从小做事情畏首畏尾的,习惯躲在大人身后,任凭爸爸妈妈包办一切,其实,“勇敢”孩子是需要经过训练的。
胆量培养的“狠心”法则
法则一:言语激将
女儿小的时候只要天一黑,就不敢自己到卧室去,尽管灯的开关就在门口,她还是要让我陪着她进去,看着她脱衣躺下,睡着了才能关灯。有了儿子以后,我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她了,就对她说:“宝贝,你现在做姐姐了,做事情要给弟弟一个榜样,妈妈相信你,自己可以的!”看女儿迟疑着不肯进屋,我又说:“妈妈知道,乖女儿是最棒的!”说完,我抱着她拍拍她的肩膀说:“妈妈把心放在这里了,去吧,有妈妈陪着你呢!”女儿这才磨磨蹭蹭的进屋去了,后来她爸爸又让她到房顶上去溜达一圈,拣回一块儿代表勇气的时候回来,女儿笑称这是“魔鬼训练”,渐渐地,女儿的胆子大多了,实际上是心理承受能力坚强了。
法则二 :苦肉计
女儿平时在家是“窝里狠”,到了外面还是不行。我接着“逼”她:“妈妈要炒菜了,可是没盐了,你下楼去买一袋回来好吗?要不爸爸回来看饭没做好,我们会吵架的,妈妈会被爸爸气哭的!”女儿听了有点动心,问我:“钱找错了怎么办?”我说:“没关系!那个奶奶认识你!”女儿迅速的跑下楼去,买了一袋回来了。看,咱的孩子还是很有爱心的,也喜欢家的温暖,是不希望爸爸妈妈吵架的“和平使者”。
法则三:狠心到底
看着慢慢成功了,可不能半途而废。在我们到外面吃早点时,我坐着等她去买,去选;到市场上买菜,我让女儿去问价钱,去挑选价格适中、菜又新鲜的,还把钱给她让她付;到超市去采购生活用品,我提前让女儿在家里例个清单,到超市以后根据钱的多少选商品,买大桶还是小桶,买一个还是两个;到商店去买袜子,我教她识别全棉的和丝制的,还让她去还价……每次女儿做好一件事情,就一脸成就感的告诉我:“妈妈,下次我还干!”语气里有独立的味道,还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样本三:巧治楼梯上的小“犟龟”
儿子会走路了,可一到楼梯处,他就开始学“犟龟”,坚持不迈动一步了。任凭你吆喝吓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小家伙看都不看你,不管你是手提重物,还是青菜鸡蛋几袋子,他都要拗着你抱着前行。看来不狠心是不行了,还是来个三步曲:
第一步:阶梯法
商量着来,哪怕今天你走一层,就是进步,一是怕累着宝宝,二也怕摔着孩子,先和他沟通,妈妈给你讲个故事,你自己上一层,妈妈再背个儿歌,宝宝自己又爬一层,妈妈来个好听的歌曲,宝宝是不是也要爬一层?刚开始,很见效,儿子能上到三楼,剩下的咱就抱着回家吧,总要有个适应过程嘛。
第二步:游戏激将法
和儿子藏猫猫,妈妈先藏起来,宝宝自己上来找,儿子高兴坏了。通过前面的试验,儿子知道扶手的含义了,抓住一个个的往上爬,还是比较稳当的,偶尔摔一下,最多脏了衣服,不会怎么样。我在前面边走边叫,儿子居然“爬”回了家,一次两次,儿子慢慢发现了我的“伎俩”,等再用这招,就不灵了。
第三步:径自走,不管他
最后是狠心的关键,这时候讲故事和游戏都行不通了,儿子又恢复了以前的模样,坚决不行动。我想了想,在每次准备出门时给儿子打上预防针:“宝贝,妈妈要带你出去了,可是妈妈只答应你下楼妈妈抱,回来宝宝自己上!要不你就不要去了,你看呢?”儿子也非常善于解决问题,给我来了个缓兵之计:“好,妈妈抱我下楼,回来我自己走!”可真回来到楼下,儿子又开始撒泼了。我提醒他自己说过的话要做到,然后就自己走了。第一次儿子慌忙追我,结果弄的满身灰尘,哭声一个楼洞都能听到,可我不心软,自己回了家。第二次,儿子哭了一半就停止了,他好象明白了那是白费力气,回到家还向我示威:“臭妈妈,宝宝自己走回来的!”第三次,儿子就不哭了,只请求我别走太快;现在儿子回家时,只要爸爸妈妈和猫猫有一个人拉着手,儿子就可以欢快的爬回家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儿子三岁了,女儿也九岁了,两个孩子都比较独立,有主见,有自制力,做事大方,也不怕见生人。瞧瞧,“狠心”的成果还是值得骄傲的!
咱是个做家长的,有责任也有义务把孩子培养成材,可这成材包括的内容太多了,我也只是做到了其中的一部分。可我知道一定要做智慧妈妈,用脑爱孩子,下面我是我一些体会:
一 在家里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事先约定,并坚持原则。
二 孩子的能力是历练出来的,也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要下得了“狠心”。
三 教育孩子要斗智斗勇,不能简单粗暴。尤其是苦肉计,也叫示弱法,对于年龄大点的孩子是很好的方法。
四 孩子必须有控制自己的能力,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孩子想做的事情未必能做,他不想做的事情未必不做。不能自控的孩子将很难和人相处。
五 勇敢的孩子首先是自信的,自信的孩子必须先有成就感,成就感就来源于孩子知道自己会做事。
六 信任孩子,挖掘潜力,相信孩子有能力克服很多困难。
还要做到五个“一下”,信任一下,为难一下,疏远一下,鼓励一下,向前推一下(设置目标)。“狠心”的时候要严而不厉,要“温和坚定”,还要随时表扬和欣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