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四年级作文 >

简单父母经:听孩子的话作文

2019-11-30 
简单父母经:听孩子的话看到“妈咪在线”圈子里这个话题时,我也陷入了沉思。父母经,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记得

简单父母经:听孩子的话

看到“妈咪在线”圈子里这个话题时,我也陷入了沉思。父母经,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

记得前一段在圈子里看到有一位妈妈问过这样的问题:孩子总不听我们的话,很令人伤脑筋。我不知道这位家长是否考虑过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孩子为什么会不听我们的话?我想:应该是因为我们很少听孩子的话吧!

人人生而平等,这也是新型父母经中的平等教育观。可是为什么有些父母总喜欢凌驾于孩子之上,难道是因为孩子是自己生的,自己养的,孩子就得听父母的话?法律上好像没有这样的规定吧!

我们和孩子是平等的,尽管我们生养了他,但孩子并不是我们的附属品,他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也有受到尊重的权利。我们不能一味地要求孩子听父母的话,我们也要听孩子的话。实际上,听孩子的话,是父母给予孩子的一种尊重、一种理解、一种信任,更是一种支持。

可儿这一段一直在看百家讲坛的《曾国藩家训》的视频,我也跟着学习了一些。当我听到曾国藩面对两个儿子都不愿意参加科举考试时,是那样的坦然,那样的镇定,大儿子曾纪泽想学西学,二儿子曾纪鸿想研究数学,而他曾国藩,一个靠着科举考试一路走过来的人,竟然能同意并支持孩子们放弃科举考试,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我想:这样的事情就是放到现在,如果哪个孩子想放弃高考,未必会有几个家长能同意吧!何况我们现在的社会并不是凭借高考定终身,而当时的封建社会可是凭借科举考试定一生前途。曾国藩给予孩子的理解与肯定,使得孩子们最终在自己的领域里作出了巨大的成就。大儿子曾纪泽成为了晚清最有名的外交家;而二儿子曾纪鸿用自己的方法,竟然把圆周率推算到了小数点后一百多位,这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都是领先的。我想: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真的是因为他们有着一般人所不具备的远见卓识吧!

我们真该向曾国藩学习那种对孩子的认可和支持!

记得可儿四年级开通博客以后,孩子就不停地请求我也开博。我一直认为自己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写博?再说两个博客打理起来可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所以我犹豫了很长时间。后来,我还是听取了孩子的话,开通了博客,因为我认为写博也是给予孩子的一种支持,也是在陪伴孩子成长。

去年十一前,当可儿知道众享教育要在郑州举办为期三天的数学培训时,她是兴奋异常,非常想去。其实,这个培训班是针对学过奥数的孩子准备的,可儿之前基本没有接触过奥数,唯一知道的奥数题型就是牛吃草问题。但孩子说出了理由,一是为了认识一下校讯通里的优秀小博友;二是也能多多少少学习一些奥数知识。感觉孩子说得很在理,我便带着孩子去参加了培训。虽然培训只有短短的三天,但这三天对于我和孩子来说,收获还着实不小。

去年可儿11岁时,曾经告诉我说,她想在12岁时,照一套漂亮点的艺术照,所以想把头发留起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孩子的话并不过分,所以我欣然同意。今年,孩子要提前照相,而且想照一套稍微贵一些的相册,我也支持了她。我之所以支持她主要是因为:一是孩子经常说,班里的同学总说她长得丑,其实,我觉得我家可儿还是很漂亮的哈!(孩子在妈妈眼里永远都是最漂亮的哈!)照一套稍微好一些的照片,能让孩子找回一些自信,我感觉也值得;二是因为去年可儿班里的女同学都把自己曾经照过的艺术相册带到班里了,可儿也很高兴地把她六岁那年照的一套相册,也是唯一的一套相册带到了班里,可是回来时,孩子却很不高兴。原因是她的相册跟同学们比起来太寒酸了。后来孩子就跟我提出12岁时要照一套差不多的照片,我同意了。经过跟孩子的商量之后,最后我给孩子照了一套600元左右的照片。我想满足一下孩子小小的虚荣心也未尝不可。

7月1号照完了照片,7月2号那天下午孩子就要去剪短发。其实,这次我们是不太想让孩子再剪短发了,原因是剪了短发的她,如果穿着像校服之类的统一服装时,经常会被误当作男生,而闹出一些诸如:“男生”进女厕所了之类的笑话。但孩子说短发凉快、轻爽。孩子的话也有道理,我们也就同意了。

听孩子的话,不是对孩子的娇惯、溺爱,而是给予孩子自主的权利,也是给予孩子的认可。孩子的话,若是有理有据,我们要听取,要大力支持;孩子的话,若是强词夺理,我们则要冷静,要给予孩子合理的建议。

可儿小学毕业前的期末考试成绩出来时,孩子告诉我说,语文没考好,她很“sad”。我忙问孩子考了多少分,孩子说:96.25。我觉得这样的成绩还不错,为什么要“sad”呢?孩子说,是因为语文是她的强项,但她却没能考到第一,第一名是98.5。我从来没有要求过孩子要考第一名,我一直认为只要孩子尽力就好。我告诉孩子:只两分多之差,说明不了太多问题。孩子点点头说,她看了卷子,错题出在自己的小粗心上。孩子接着告诉我说,班里另一位学习很优秀的孩子,因为语文成绩比第一名差了两、三分,便心生抱怨,抱怨老师改卷太严,用手机给自己妈妈打电话抱怨了近二十分钟。我接着问:孩子,你觉得你语文没有考到第一名,是因为老师改卷太严的原因吗?孩子说,不是,她觉得是自己的问题。真好!我当时就给孩子竖起了大拇指。真的,孩子能有如此好的心态不比考了第一名更可喜吗?我不知道那位妈妈接着孩子抱怨的电话是什么感觉,但我想:她应该不会一味地迁就孩子,应该会给予更好的建议吧!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