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吟且唱且学——第一期经典诵读读书会
昨夜一场秋雨,把院子洗刷得一尘不染,各种花草也更加青翠欲滴,看着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午后,家里来了三位尊贵的客人。小宇的同学孙昕、思薇妞妞和妞妞妈妈,他们是应我的邀请,来参加孩子们的第一期经典诵读读书会。
一、才艺比拼
刚一落座,我正和妞妞妈妈简单地介绍读书会的时候,孩子们却已经拿出了自己的乐器——小号、长笛、小提琴。三个孩子都只分别了一天,见了面却亲切得不得了。他们互相炫耀着自己手中的乐器,并抚摸着对方手里的。看此情景,我灵机一动,当下宣布:读书会第一个环节,就是才艺大比拼。
孩子们个个踊跃异常,小宇第一个自告奋勇。孙昕和思薇妞妞都是从暑假才开始校管乐队的练习,目前大概只学了简单的几首曲子。小宇却嫌他们提议的《小星星》和《划小船》太小儿科,就拉了一曲《D大调小步舞曲》。小宇拉得很动听,可惜大家都听不懂。他只好又拉了一首《划小船》;孙昕本来要和思薇妞妞合奏一曲的,可一起调,就发现孙昕小男子汉的音量太高,把妞妞的声音完全都压了下去。于是两个人各吹了一段《美丽的鲜花在开放》,思薇妞妞还给我们吹了一曲《歌声与微笑》,赢得了大家一片喝彩。
三个小朋友的演技各有千秋,水平相当。我们的读书会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拉开了序幕。
二、经典阅读
因为是第一次读书会,我简单给孩子们说了一段开场白。我用“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来阐明经典诵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向孩子们说明:经典诵读读书会原则上一周一次;每次读背四行,每次尽量在三十分钟左右;会表扬孩子的自觉性;尽量不批评任何一个学生;并希望孩子们都能互相帮助,互相竞争,学习对方的优点,挑战自己的毅力,最重要的是我们都要互相鼓励,要坚持下去。
我给大家说了一个美丽的设想:每周四行,这样,90行的《弟子规》用不了半年就读完了,这时候孙昕插嘴说:“学完了这个,我们接着学《千字文》和《论语》吧?”我笑了:“好啊,只要你们愿意学,我乐意奉陪到底!”
大家先通读了两遍教材的前四句,我给他们把释义讲解了一遍,并着重解释了其中较难理解的部分。比如“弟”通“悌”字,我们看到“心”旁一个“弟”字,就知道它的意思是心里要有弟弟的存在,做哥哥的要懂得照顾弟弟,做弟弟的也要尊敬哥哥,所以“悌”的意思就是对兄弟姐妹要友爱。又如“孝”字,上面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它的意思是背负父母孝敬父母,秉承父母的志向和期望,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意义,就是代代相传,即要承传父母及先人留给我们的一些德教,代代传递下去,而这正如我们正在学的“圣人训”《弟子规》。
三、你问我答
可真不能小看了这群孩子,当我把自己出的几道习题发到他们手里的时候,每个人便很快地写出了答案。
1、 讲一个自己的孝行小事。
小宇:今天早上我给爸爸妈妈做营养早餐——煎鸡蛋。
思薇妞妞:那天我看我姑姑穿着短袖,很冷,我就给我姑姑把衣服拿过来。
孙昕一开始反应不过来,挠挠头回答不出。于是我替他回答:孙昕今天来我家,自己骑车过来,不用妈妈送,省了妈妈的力气,这也算一件孝行。
2、 选择题:
(1)、《弟子规》的作者是:
a、孔子 b 、李毓秀
(2)、悌 (tì )(dì ) 谨( jǐn)(jīn )
3、填空。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4、 我说意思你对原文 我说原文你说意思。
本题是抢答,三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嗓门大,一个比一个答得快,甚至激动得站了起来,场面一度失控。不过他们都回答得很对,让妈妈们很欣喜。
5、 每星期至少做一件孝行、善行或谨信之事,并记录或口述。
本环节孩子们都充分发挥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短短时间内就能把题答得又快又对,不得不让我们刮目相看。
四、游戏时间
应孩子们的请求,读书会加了一项最具人性化的环节:三十分钟的游戏时间,于是他们的战场转移到了电脑室。看来孩子们还真懂得张弛有度啊!
尾声:第一期经典诵读读书会已经结束了。因为昨天下雨,本来准备出去给孩子们买个笔记本或者小奖励的计划搁浅,加上时间有限,孩子们都没有预习,所以准备稍显仓促。以后的读书会一定会更完善一些。孩子们已经决定了,在每天的晨读中增加四行《弟子规》的诵读和预习。我相信,下一期的读书会一定会更圆满,更值得期待!
最后,引用过江龙妈妈的话做结尾:学习经典,就是在孩子生命的田地里种正确的种子,正确的种子越多,荒草的种子就越少。所以,就让我们坚持下去,让经典的光芒照亮孩子前行的路。
特别鸣谢过江龙妈妈的关心和指导: http://blog.xxt.cn/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1478834&tempid=0.018844003008626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