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子经验之二: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读《家长会》有感
儿子出去演出了,家长是不允许跟去的,若在平时,我可以给他拿吃的喝的,帮他换衣服换鞋,可这次不能陪伴在他身边了。
临走时,我左叮咛右嘱咐:“去了可不要乱跑呀!”“听
当校车开走的那一刻,心里顿时空落落的,说是要去二三十里外的帝湖花园,路上可千万要小心呀!好在他们同去的有七八个,有人做伴,也好说说笑笑的。
说是晚上9点钟回来,可已经9:30了还没见回来,同来接孩子的家长都非常着急,担心着,谈论着,眼睛一直朝归来的方向张望,直到10点多时,车才缓缓回来。
孩子们蹦跳着、欢呼着下车来,脸上洋溢着欢笑,每人手里拿着毛绒玩具,他们叽叽喳喳的谈论着表演的情况,眼里满是自豪的感觉。
儿子欢快的向我跑来,手里是一只可爱的海豚宝宝,他高兴的说:“妈妈,我们跳舞时围了好多人看,还鼓了掌,老师还请我们吃串串香呢,吃饭时人们都惊奇的看我们,都羡慕我们呢!”
一路上,他不停的说着所见所闻,看起来又自信又自豪又满足,回到家不断展示着他的毛绒玩具小海豚,他爱不释手的抱在怀里,一会儿用手轻轻的抚摸,一会儿还忍不住亲一口,像得了奖杯一样高兴。
没有我的陪伴,儿子一样是开心快乐的。
因此,我在思考,当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我们不能一味的呵护备至,万事俱备,有时让他适当的出去吹吹风,透透气,也是很好的一种锻炼呀。终有一天,他将羽翼丰满,离开我们温暖有力的怀抱,而我们,应该慢慢的放手,多一点让他自我展示的机会,多一些风吹雨打的磨练,这样他们才会一步步的坚强、自信、自立,才会让丰富多彩的经历为以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父母过分的呵护,会成为孩子成长的阻力,会令原本“我能行”的孩子,变成“我不行”的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我们信任和尊重孩子,孩子也会因此更加尊敬我们、爱我们。首先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其次要为家人、朋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不但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性格,而且,也让他拥有了一颗感恩的爱心。
放手你的爱,让孩子的人生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