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击》已经热播很久了,从开始炒的沸沸腾腾到现在的悄无声息,中间经历了一段时间了。不怪现在的观众口味变换太快,实在是现在的电视、电影、书籍太多,新的总是最吸引人的。可是我仍旧无法忘记自己曾经因为它而有的热血澎湃和幸福时光,而且特地去买了一本同名小说拿回家阅读。空闲时余我就是拿着这本书回味了,有时甚至是发呆。穿越时空和现实,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群活生生的士兵们进行着突击和前进。很想为史进写点什么,可是看见了别人写的一篇篇文章,我颓然撂笔,因为我实在写不出那样深刻的文字,那不是因为我想不到,而是因为我当兵的历史太短,短的我写不出有军龄的人才能拥有的情怀和热血。
可是我按捺不住我的笔,我很想写写史今。
可以说,《士兵突击》最完美的人是史今,这个从出场的开始就演绎着完美的男人,一脸温暖的笑容,如阳光般的、浅浅的笑着,透露着内心的纯真和可亲。他的完美,让许三多的故事有了前行的可能性,让许三多的成长有了真实性。可以说,没有史今,就没有许三多。
史今在见到许三多的时候,已经是个标准的军人了:强大、勇敢、优秀、拔尖。对于这样一个出色的军人,他的成长必定是有一个艰难的过程,艰难的只有自己知道,必定会有一个隐藏到他内心最脆弱的疤痕。当许百顺百般训斥许三多的时候,当三多憨实木纳的回答他的问题的时候,当三多被吓的兔子一般落荒而逃的时候,他愤怒了,激动了,因为这一定是碰到了他成长过程中那个最脆弱的角落。他咕隆咚灌下那一碗酒后,誓言般怒吼出了那句许三多和自己都会记一辈子的话“我要把他带成一个堂堂正正的兵!”
史今从没有想到他的将来,要因为这句话付出多少努力。也许他开始对于许木木的帮助,来源于和自己有相同经历的隐痛。因为对于一个和自己经历相似又很弱小的人,我们多数时候会想办法去帮助他,去帮助他成长,让他成为和自己一样强大的人。我想史今是这样想的,特别是刚强的他在有能力去帮一个弱者的时候,他一定会豁出去。
许三多的兵王之旅,就在史今的怒吼声中拉开序幕。步兵是什么?步兵就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兵!兵王是什么,兵王是步兵中的标杆,如同一面旗帜屹立不倒!
三多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兵王。
三多初次见到高成的样子确实窝囊,那个投降的姿势也许会成为高成一辈子难以忘记的定格。作为将门虎子,作为一个将荣誉看的高于一切的军人,三多的表现实在不如人意。甚至是在许多人的眼中,都会同样的认为史今的决定是个错误。为了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为了实践自己的诺言,我相信史今和三多同样付出了不为人知的很多伤痛。这也是为什么史今退伍时三多那样失魂落魄,那样濒临崩溃,那样悲痛欲绝。
我想起了三多从团部回来后,知道史今要走的消息时,他用一种疯狂的速度穿越着团部大院,军容和军仪被丢到九霄云外,他冲散着队列,跳过一个个花坛,还有那个用一副饿狼凶狠的样子,狠狠保护史今的行李包,似乎在尽力的挽留着什么,象抓着一根救命的稻草。
几个战士被高成命令着抢回背包,三多却拿出苦练多年的格斗擒拿拼命地保护着。史今忧伤着,苦笑着,他又何尝愿意离开他的兄弟,他的战友!“好吧,你就守着那个破包吧,你这样死守个什么谁也拿不下来,哪怕是反坦克炮轰你,你也能守的住。看见你现在这个样子,总让我想你在你家村外那棵大榕树下的样子。未经你的许可,把你练成今天这样.......也不知道能不能让你更幸福。从下榕树到今天这样,因为必须这样。现在要走,因为必须要走,三多,穿这身军装的人,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既然到了要走的时候,爬都能爬回家乡。你说,一个破包挡的住吗?”
我相信此刻史今的痛和三多的伤是一样多,一样沉重的!
起初分兵时,因为三多的弱势和不出彩,他并没有留到钢七连,史今心里有说不出的自责。所以许三多找成才遇到他时,他会认真的对三多说“三多啊,班长没你想的那么好”,他会在喝酒的时候如鲠在喉,沉默.........他说这些,他解释隐瞒些什么,是因为他从许三多那一脸真心的笑容里明明白白充充分分的感受到,感受到三多对他毫无保留的信任、崇拜、感激、依恋,他觉得自己辜负了这些,因此也就更加自责。
当三多从遥远的五班转一圈又重新回到七连,史今要实践自己的诺言,为自己曾经吼出的誓言付出努力。他一次次的让三多站起来,增加自信,相信自己,从此也将责任和包袱自己系上。那坦克上抡起的大锤,砸在史今手上的锤子,他让三多砸出了一个新的天地。在史今的温暖和鼓舞下,三多爆发了深藏二十多年的潜能,彻底走出自卑的影子,并开始试着相信和最终相信“我行的,我和其他人一样,甚至我比别人更好!”
我很难忘那三百三十三个大回环,飞翔的三多,坚持的三多。满脸的关怀、担忧却相信不疑的史今让平凡的三多创造一个奇迹;难忘他跟在高成后面,喋喋不休的问到:“我的兵帅不帅,帅不帅?”他是非要从自命不凡的高成嘴里和心里肯定三多的努力的,同样也在给自己一个信念和坚持。
许三多问史今:“班长,我算是你的朋友吗?”史今说算;所以许三多对班长说:“你对我很重要。”史今一字一句地说:“你也很重要,你对于我,很重要!” 两个一路扶持的人,本来是关怀和被关怀的关系,其实到最后,他们是互相关怀、互相温暖的一路走来。
一路温暖,一片阳光。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必定经历很多,遭遇很多。可是想想在自己身边,总有那么一片温暖的阳光照耀着自己,安抚着我们,快乐着我们,那该是怎样的青春和心花怒放。
分别的时候到了,在三多去参加师部大比武的前夕,当许三多风风火火的质疑为什么是他去而不是班长去时,史今平静而温暖的对三多说:“就是这个结果,我早就预料到了。把枪拿起来,三多。再也没人照顾你了,以后你真不能再犯错了……冲吧,冲啊……” 他已经知道了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所以他的无奈,他的不舍,他的压抑,他的难过,全部藏在了他的心里。三多出发的时候,史今在雨中的标准的军姿,温暖的笑容,最后一个军礼,我相信会永远留在三多的记忆中,不会淡忘。
“三多啊,你别老把这个想法寄托在别人身上,你自己心里就开着花呢,一一朵一朵的,多漂亮啊,我走了,能帮你割掉心里最后一把草,许三多,你该长大了啊,该长大了,我走了。” 这是史今留给三多的最后一句话。在史今走后,在三多经历了离别和痛苦之后,三多终于成为一个独立而忧伤的,有思念却离理想很远的人类。
当很多人看着史今的离去默默伤感的时候,三多无法掩饰的悲痛和留恋让他们震撼,他们是无法理解三多的心情的。正如指导员说:“三多,进了这家门,做了这家人,我们不如你班长,我们势利,我们等你转了三百多个大回环才认同你,才接受你.....。”是啊,人在风光无限的时候,有多少人锦上添花,有多少人争相追进,可是在你平凡无闻的时候呢,当你寂寞困窘的时候呢?那些人在哪里?
“割掉你心头的草!”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看见的史今正泪如雨下嚼着大白兔糖,泪眼中天安门晃过去了,这是他入伍以来的责任和保护的地方,他付出了青春和热血保护的地方,可是他却没有来过。车子行走在长安街,高成紧紧的搂着他,搂着他的战友、兄弟和希望。
面对着泪眼朦胧的史今,我很想轻轻地拭去他眼边的泪水,把他的泪儿收拣成珠,串成星星,让他温暖的笑容刻印成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线。
“不放弃,不抛弃”是钢七连铁血铸就的军魂。如果说高成演绎了“不放弃”的理想,那么“不抛弃”非史今莫属了!
(难忘那些能给我们带来温暖的人,因为他们是一些让我们内心开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