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接触一些正面信息
有的家长看孩子只看到孩子的缺点,比如,做事情为什么不专心?为什么不像其他孩子一样先做作业再玩?为什么总是有错题,太粗心了……家长长时间不断地重复这些负面的东西,这些负面的信息就会在孩子的脑海中生根发芽!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这样的孩子。进而这种思考就会影响孩子,慢慢孩子就会成为这样的一个人。
我曾经教过的一名学生,他特别爱动,做事情很不专心,学习不是太好。家长只是希望他在学习上能够跟得上其他同学,同时也对他下了很大功夫,各种方法用个遍,可是效果并不是太好。家长很焦虑,不时流露出孩子不行的想法,使孩子有了负面情绪。有一天这个孩子就问我,“老师,我真的很笨吗?我是不是就不行?”孩子的话让我的心隐隐作痛。这个孩子已经给自己打上了“不行”的标签。
有一位妈妈的做法很值得称道。每次孩子写完作业的时候,她都要对孩子说一句:“孩子,你做得真好,真专心!”在这位妈妈看来,你越说孩子专心,他就越通过专心来回报你的夸奖。长时间地对孩子说专心就会给孩子一定的暗示: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专心的人。孩子就会知道专心是什么感觉,专心就是一心一意地做一件事情。孩子就会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中延长专心的状态。所以说,只有我们把正面的东西描述得具体一点儿,感性一点,积极地为孩子创造正面的环境,孩子就会朝着自己所期待的正确的方向越走越近。
曾经,在课堂上提问学生,我多多关注的是学习并不是特别好的学生,把转差工作落实在了课堂。学习不太好的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结结巴巴,我充满热情地等待他们的回答。可是时间久了,我发现,差生虽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提高得幅度并不是特别大,有时候充满耐心地等待差生的回答反而对学生构成了一种伤害。另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除了关注学困生,更注重让比较好的学生回答问题。好学生的回答思维活跃,对答如流,慢慢地这个班的回答问题落落大方的学生越来越多。认真分析,就会发现这个班老师的做法很值得称道,他注意为学生营造一种正能量的氛围,每个学生都在不自觉地向好学生学习,学习他们的思维,学习他们的总结。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除了关注学困生,我也更加注重让比较好的学生回答问题,积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很多同学在这样的氛围的影响下,回答问题的质量也越来越高。还有在我的班里有几名学生写字特别好,很有小书法家的味道,我在班里及时对他们给予表扬肯定,在他们的带领下,写字好的同学也越来越多。
多接触正面信息,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氛围,他就会成为什么样。你期待孩子成为什么样,就需要不断为孩子创设什么样的氛围,这样孩子就会更阳光一些,进步地就会更明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