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的等候
尽管路上在脑海中已经设想了场面的壮观,但真的到了现场,我还是被深深震撼了……
4月10日,希望杯复试的日子,据说还有某名校的选拔考试。
早上,七点准时出发。
因为考场离家远,我们来不及吃早饭,女儿在车上吃了点面包和牛奶。
7点18分,还没到炮院,我们提前下了车,步行向前,因为路上已经堵得很厉害。一路上,看到不断从被迫停下的车里钻出的孩子和家长,和人行道上步行或骑车的孩子与家长一起,汇成一条流动的“河”,向前,向前。
在炮院南门,已经汇聚了数千名家长,放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犹如一次大型的聚会,又像是一个喧闹的市场。多是已届中年的父母,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有的站在校门口向里眺望,可能孩子刚刚走进校门,背影还能望见;有的在提醒未进考场的孩子要注意的事项,再三叮咛;有的往孩子嘴里手里塞吃的,有的在窃窃私语交流经验。人流中,还穿插着发辅导班广告的人,往你手中塞着资料。
身边一位家长急急地问我:请问希望杯复试是在这里吗?
我说是呀,她疑惑地问:准考证上写的是炮院,可这里是防空兵指挥学院,是一个地方吗?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那位家长松了口气,忙招呼孩子赶快进去。
看停在外面的车牌,今天来考试的外地考生还真不少,许多都是昨天提前赶过来的。
女儿进去了,到小黑板前看自己的考场位置。大门口有身穿迷彩服的炮院学员在维持秩序,让人心里顿生安全感。
问一位“迷彩服”考试到几点,他面无表情地回答:考到十二点二十。
天呐,从7点50分到12点20分,两场考试,整整四个半小时!可怜的孩子们!
我和老公决定到绿城广场去消磨打发时间,在路上,碰到好几个匆匆赶来的孩子和家长,提着袋子,跑得气喘吁吁、红光满面的。看样子可能是找错地方了,心急火燎的样子。
我忙问老公时间,真是担心他们会迟到,老公说还不晚,才放下心来。
在绿城广场,看到好几个疑似等考生的家长,在漫无目的地闲逛。有一位妈妈摸样的女士坐在路边吃着面包。
大约十点多,忽然起风了,刚才还阳光明媚的天空顿时昏暗下来,狂风卷着沙尘在肆虐,广场上的风筝在剧烈抖动,鸽子都回了窝,游人少了许多。
和老公到市博物馆转了一圈,看了里面的展览。出来看时间,十一点多,于是向炮院方向而去。
到了路口,隔着透明玻璃,看到一银行里挤满了人,那是等孩子的家长,大概在里面避风吧。
再往前走,汇入拥挤的人潮中,几百米的路上站满了人,风继续刮,冷飕飕的,许许多衣着单薄的人抱着肩膀。有爱美的女士,就穿着一层薄薄的单衣,在风中伫立。但是,没有人抱怨,许多人在沉默中将目光锁定大门的方向。
和身边一位来自新密的妈妈聊了几句,她向我打听郑州的几个中学的情况,我尽我所知告诉了她,她说孩子数学很好,眼睛近视的厉害,有七八百度,孩子爱看书学习,很争气。
听说那所学校管理很严,学习压力很大,不上也罢了,不想让孩子太辛苦,免得近视度数再增加。她说。
是啊,我说,孩子的健康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心理健康。
不禁想起昨晚女儿的话,一向快乐的孩子用哀婉的语气说:妈妈,我真的感觉好累,不想考试,就想睡觉!
坚持吧,孩子,就辛苦这段时间了,忍一忍就过去了。我说,一边鼓励孩子,一边鼓励自己。
小升初,真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残酷的是,它把心灵最柔弱的孩子卷了进去。希望,孩子们能坚强,家长们,也要把心态放好。
看着那些身边充满希冀的目光,望着前方那坚守的背影,我更深体会到了作为家长的无奈与辛苦
还好,有等候,就有希望!
风在刮,风中的等候,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