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想来想去”吗?
我班孩子一下课,围着老师叽叽喳喳,小嘴一张一合,个个都是小八哥,可是一到写作文,言之无味。这不,昨天,初会《窗边的小豆豆》,在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答题后,我要他们写一个片段记录过程,交上来的作业却看得我直皱眉头——大多数都是三言两语,唉,好愁人哦。
今天课前,我先在黑板上抄了一段话:
【曾俊韬问的是“巴学园一年级有多少人?”我想,几个人呢?好像没有人呢。想来想去,都感觉不对,最后,他说出了答案:“9人”。我万万没有留意书中的文字。】
上课了,我直奔主题,“同学们,大家看这一段话,是贾雨桐同学昨天写的一个片段,你们读读,然后说说自己的看法。”
“心里怎么想的,写得有点少。”
孩子们倒是挺会挑毛病,正合我意,“说的对,‘想来想去’,到底怎么想的,雨桐并没有把自己具体的想法表述出来。”我看了雨桐一眼,她脸有点红,其实,何止她一人写得不详,我就是要以此为例,教大家学会“想”,所以我的问题就抛出来了,“同学们,雨桐说她想来又想去,你能猜猜她‘想来’的是什么,‘想去’的又是什么吗?”
好一会儿没有人举手,看来平日的确“想”的少,正失望着,航顺举起了小手,“我觉得她可能会想:这个曾俊韬,出的是什么破题呀?真可恨!”
“太棒了!”我高兴的肯定道,“航顺从埋怨出题人的角度考虑,想得真好!”
这么一夸,亚鹏的小手也举起来了,“她可能还会想:到底几个人呢?小豆豆,一个,还有谁呢?泰明,两个,还有,还有,想不起来了,到底是几个呢?”
哈哈,人多智慧多,“亚鹏从怎样想答案的角度考虑,也很好,大家再想想,还可以从哪方面去丰富心理活动的内容?”
教室一片安静,大家在思索,却没有人举手,大概觉得无从“想”起。
“其实,可想的角度很多,既然你可以埋怨出题人,自己答不出来,当然也可以责怪自己。还有,雨桐是俊韬的小师傅,师傅败给徒弟,多丢人,这不甘失败的想法也能写。”这么一说,我看不少好孩子眼睛亮了起来,别急,我还有呢,“雨桐是女孩子,巾帼不让须眉,她也不想败给俊韬,这个角度不也可以想吗?”说着,我转身把黑板上的“想来想去”擦掉,“现在请大家拿起笔,你们都是贾雨桐,好好的替她‘想来想去’,写下她答题时丰富的内心活动。”
又一次小练笔,期待每个孩子的进步!
附学生作品:
我想:这个曾俊韬,平时不吭声,没想到一出题还挺厉害的嘛。不行,不行,我可不能败在他手下,绞尽脑汁也得想出来!小豆豆算一个,还有那个校长的三女儿是谁呀?对了,是美代,这两个了。再想想,那个得过小儿麻痹症,手指修长的泰明,还有那个喜欢物理,总爱把烧瓶烧得“咕嘟咕嘟”响的阿泰,四个了。拉着小豆豆辫子,结果被校长训的大荣君。还有两三个人,我记不起来了。到底是七个还是八个呢?唉,都怪自己平时不注意,这会儿肠子都悔青了!
——孙弋涵(206个字)
我想:什么?什么?巴学园一年级有几个人?这是什么破问题呀?这个曾俊韬,看他平时蔫蔫的,可出题怎么这么难呢?不行,我不能败在他的手上,快想,快想。好像有小豆豆一个,还有那个校长的三女儿美代,还有那个爱把瓶子烧得咕咕嘟嘟冒泡泡的泰二……哎呀,到底是几个呀?——贾慧(126个字)
我想:呵,这个曾俊韬平时傻呆呆的,可出题怎么这么难呢?不行,我可是他师傅呢,怎么能败在他手上呢?到底是几个人呢?小豆豆一个,那个爱物理的泰二,两个了,小时得过小儿麻痹症的泰明,三个了,还有一个校长的女儿美代,难道只有这四个?不止吧。——吴新宇(116个字)
注:重写一次,也还有70%不是很详,要教好作文可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