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才是出路
——《师傅越来越幽默》读后
《师傅越来越幽默》是一本书的名字,当然也是书中的一篇小说。一本书能以其中的这一篇为题,可见一定非常了得。真正深入读进去,却发现在一个非常幽默轻松的话题背后,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空间。
丁师傅是一个为工厂奉献了一辈子的老工人,就在即将退休的时候却下岗了,晚年生活保障从此回归为零。通过一次“耍死狗”也没能解决自己生活的问题。当看到年轻的下岗工人都能凭着自己的劳动致富后,他也开始寻找自己的生活门路。终于他发现了在一块野外的墓地里的一辆遗弃的大客车,于是他和徒弟将它改造和修缮了一番,供野外踏青的青年男女借用。从中他赚得了钱,生活越来越幸福了。
这样一个故事揭示出来的道理很简单,那就是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中,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不要等待着别人来拯救自己,自己要拼搏,才是唯一的出路。作者选取丁师傅这样一个人物,具有非常的典型意义。他年龄大,本该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却因此而下岗,生活对于他来说是多么不公平,辛辛苦苦一辈子,却没有得到任何的报酬。犹如一个劳动者被资本家榨取了青春、力量、汗水、鲜血后,将一副虚弱的,毫无抵抗之力的身躯扔到大街上,这不是致别人于死路吗?这对于现在的一些下岗的年轻人、中年人来说,他二次创业的机会是多么的少,创业成功的几率又是多么的低下,然而就是他,却在内心燃烧起了奋斗的欲望,最终靠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赢得了幸福,这难道不令人欣慰吗?
现实生活中,一些有工作的人,有岗位的人,职业卷怠严重,工作中埋怨多、牢骚多,拈轻怕重,无事生非,沽名钓誉,斤斤计较。三天两头请假、旷工,工作毫无热情和责任感,更不用说创新和改革了。有了工作不珍惜,不思进取,没了工作,他又该何去何从呢?人总想着悠闲,却真正悠闲下来,却会疯掉。因此,我们都应该珍惜一个个劳动和工作的机会,珍惜和大家一起工作的日子,热爱自己的职业,并为之奋斗终生,这样你就会拥有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从而很享受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另外我们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也应该学习老丁头,积极想办法,努力去做,恪守职业道德,这样才能在山穷水尽之时,看到柳暗花明,从而找到人生幸福的契机和突破口。拿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从事的就是传道、授业和解惑的工作。每每想到班级里的一些潜能学生,就异常恐惧和胆怯,害怕他们不写作业,不认真听讲,考试的时候不能取得好成绩等。其实,消除恐惧和胆怯的唯一法宝就是振作精神,拼搏、面对,只有你想办法去解决一切问题的时候,才有可能解决问题,坐等或忧愁都是徒劳,只能无谓地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罢了,还是深入孩子心灵,了解他们的所需,用最合适的钥匙去打开他们的智慧大门,这样就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当然读了这篇文章后,我不由地又想到了一件事:一位教师由于长期的工作得了职业病——脊椎病。用她的话说就是疼痛难忍,昼夜不寐 ,最后竟然跳河自杀,年仅三十余岁。悲痛之余,我感觉到的是她的脆弱。就是一个脊椎病,一个并不能要了她性命的病,她却任由疾病的摆布,自私地结束了年轻的生命。这对于自己来说,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对于正值壮年的丈夫来说,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对于白发苍苍的父母来说,她更是不负责任至极。有什么比离开亲人和朋友更重要,又有什么比失去生命更重要?生病是人生常事,任何人都应该在疾病面前坚强和乐观,这是常理。许多得了癌症,身患重病的人,他们不都是笑对人生吗?海伦凯勒,在无声、无色的世界里竟然活出了精彩和滋味,霍金和张海迪,他们不也在轮椅上遥控宇宙,探望蓝天,书写生命的精彩篇章吗?还有被称为最美教师张丽莉,她不也在病床上,在生活中时刻绽放着灿烂的笑容吗?
病痛算什么,我们有坚强的意志;苦难算什么,我们有顽强的毅力;不再青春怕什么,朝闻夕死也值得。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句话说的就是关于意志和毅力的故事。当学习遇到疑难时,当工作不顺心时,当生意失败时,当疾病缠身时,当生活错待了你时,我们要善于汲取各个方面的营养,获得更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坚强地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坚持做到底。
当然这种坚持和拼搏决不是蛮干和莽撞,而是一种理智的反思、智慧的选择和科学的追求。有的时候,需要我们具有“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胸怀”,在退让间保存实力和体力,从后退中获得再次出击的力量。有的时候,还需要我们具有慧眼识珠的本领,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在众多的岔道口,正确地获得走向成功的钥匙。更多的时候还需要我们具有科学的修养做奠基,用缜密的思维、周到的设计、务实的精神、辩证的思维、科学方法等,最终促成事业的成功。在我们周围,很多成功者都是这样的,例如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他们就是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科学的意志品质获得了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收获了意志、品质和人格魅力的成功,成为大多数人的榜样。
《师傅越来越幽默》中的丁师傅,用自己的智慧、坚持和乐观,为自己赢来了精彩的人生。我想,每一位要成为社会有用之人的人,我们都应该从这本书里,特别是从这篇文章中获得永恒的力量,但愿我们都能在蕴含着智慧的拼搏中获得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