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读的好书
好书一:《爱弥儿》 [法国]卢梭著
内容简介:《爱弥儿》是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此书写于1757年。卢梭的教育思想从他的自然哲学观点出发的。按照这种观点,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的、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在自然哲学观点支配下,他提出的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这种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他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反对抽象的死啃书本。他还主张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使之学会谋生的手段。
他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这在教育史上是个重大的进步,对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可贵的启示。对于一线教师,我们现代的体验式、感悟式、直观教学手段等的教学模式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渊源,也能从中获取前进的力量支撑。
感想:对于孩子的学习,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当我们在埋怨孩子的时候,是否应该好好拷问一下自己,我们教学语言是否生动有趣,我们的教学方法是否直观生动,我们的课堂是否有足够的魅力去吸引他们。只有让孩子们感兴趣的,能最大解放他们的课堂,能让他们在课堂上动起来,不仅动手去做,更是动脑去想,那还何愁学生学不会呢?
好书二:《大教学论》 [捷克斯洛伐克]夸美纽斯著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这种艺术的目的在于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
感想:从这本书中,我们最少得到以下三点好处:
一是为人父母的我们,会获得子女教育上的突破。很多家长都感觉到自己在教育孩子上有点黔驴技穷,尝尽了很多方法却收效甚微,希望很大,失望却更大。更有甚者,往往会因为自己一个细微的举动,而把至爱的儿女推向失败的境遇,有的家长就因此而暗泣不已,后悔不迭而又无能为力。这本书,却能解救这些人,能给予我们更多的教育智慧,从而帮助自己的孩子获得成功。
二是为人师的我们,在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职业幸福感觉,专业成长缓慢。最为直接的表现为我们教学方法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跟不上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这本书会给我们启示,会激活我们的教育理想,会唤醒我们的教育智慧,从而更多乐观自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铸就新的辉煌。
三是我们所在的学校,如何能以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秩序,能够让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心情快乐,智慧相生,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和谐发展,最终成就每个人的同时,成就一所学校的发展。
好书三:《做最好的自己》李开复
内容简介:《做最好的自己》一书李开复博士结合自己人生的经历和事业成功的经验,给人们指引实现成功的方向。他运用例子阐述 “成功同心圆”的理念。让读者明白:真正的成功人士并不是仅仅靠知识、靠创意等外在素质赢得成功。他们成功在于他们具备了某些最根本的、最有价值的素质或品格。他们获得成功的内因几乎都可以用“成功同心圆”来解释。此书告诉读者 :真诚坦白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
感想:这本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做最好的自己出发,无论什么事情,心态决定行动。当我们尽力而为时,当我们决不敷衍,而做得非常用心时,即便是失败又有什么呢?在与强者交手与过招中,就能不断丰富我们的经验,就能积累难得的经验和财富,就能让自己的下一次做得最好。这一次的失败往往是下一次成功的开始,当下一次,你仍然是以最好的自己出现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成功和胜利都在向你招手,而你也用成长证明了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不可或缺的风景,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最大的成功。
好书四:《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
内容简介:《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魏书生结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给我们道出做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性与趣味性,同时也给人以启示:班主任工作是讲究放学和策略的,是要付出一定智慧的,如果你用心去做,用心去研究,就一定能诞生很多的机智和方法,从而让班级工作焕发生机,让师生关系得以和谐发展,促进教育教学的和谐发展。
感想:这本书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有用的,而不仅仅是针对班主任。我们要知道教师他是既教书又育人的,一个教师要想让自己的教育在孩子身上凸显效果,就必须掌握班主任工作艺术,用它来开启学生的心灵。在这里,一切典型的案例让我们感觉到了老师对孩子尊重和爱,对教育本质的把握,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做一个班主任原来可以如此精彩,原来可以如此幸福,原来我们离成功也可以这么近、这么近。
好书五:《从爱心到民主》李镇西
内容简介:《从爱心到民主》一书,是李镇西多年教育实践的总结与反思。书中他用真实的教育实录,真实的教育活动记叙,告诉教师如何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拉近师生的距离,如何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威信。教师真正的威信是要建立在爱学生、和学生之间始终是民主平等关系的基础上的,任何师道尊严都不应该是教师自我标榜,而是当你关心学生,平等地接受学生的管理之后,你才能赢得的教师的尊严。而一个有尊严的老师,才能最大化教育效果,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感想:读李镇西老师书,的确是一种享受,他没有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自己切身经历的,通过丰富生动教育案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班主任、一个老师所有的酸甜苦辣,同时也告诉我们为人师,要付出爱,这种爱应该是有能力的爱。这种爱应该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的。如此看来我们的确非常羞愧,很多时候,做教师的往往高高凌驾于学生之上,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并没有带头做到,批评学生的行为 ,自己本身就常常在学生面前显露,如此这般,如何能让学生称我们为师,如何能让我们的教学效果彰显呢?肯定一切都是空谈,所以从爱心到民主,应该是我们教育学生的法宝。
好书六:《草房子》曹文轩
内容简介:《草房子》以一所农村小学为背景,讲述了发生在其中的师生的感人的事。书中一个个孩子都有他不为人知的苦难和困难,但最终在其中锻炼成长为一个非常可爱的、了不起的男子汉。告诉我们,每个孩子,每个心灵都有向善的一面,如果教育能如同书中的那些教者,能够直抵孩子的心灵话,就能唤醒他们,最终让他们在不同的起点上展翅高飞。书中的一些成人也令人感动,他们为了教育而坚守,为了孩子的未来而坚守,在草房子这样的学习环境中,竟然演绎一场动天感地的教育故事,令每一个读者受益匪浅。
感想:作为老师的我们,这样一本让我们了解孩子内心,并且能掌握直抵孩子心灵的钥匙的书,非常值得拥有。在书中,我几乎喜欢所有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可爱之处,秃鹤虽然如同我们现在有的孩子那样非常顽皮,但最终却能在集体力量的感召下,为集体增了荣光,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好少年。我们现在的某些顽皮孩子不也需要这样的平台吗?如果可能的话,可以让他们也在这里尽情地释放,在为集体奉献的过程中,体验到个人的价值,他们的转变一定会令人欣喜不已。
好书七:《最伟大的教育家》
内容简介:《最伟大的教育家》一书,从教育的源头讲到了一些伟大的教育家对教师推动和发展。例如苏格拉底,例如洛克等。作者按照人物所处的历史先后顺序,写出了他们个性化的教育主张、教育实践等。在叙述历史的时候,作者是用一种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即他们即是伟大的,也是有一定历史局限的。他们教育观点中某一点也许在现在看来是不符合实际的,但对于那个时代的教育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让现在的我们能清醒客观地看待教育。
感想:这本书的阅读中,我感受到了我们教育家的确是太伟大了,他们不仅善于思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能够打破偏见和旧格局,大胆实践。他们追求的是至真的教育规律,而不是真理之外的其他东西。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他们可谓是历经了艰难,但却依然积极乐观,用自己的教育理念指导教育实践,在教育实践的探索和实践中,造福孩子。的确教育就是需要领路人,特备是教育家来领路。包括现在,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不也是在一个个教育专家的指引下,果断前行吗?想想我自己,原来在课堂上总苦于不知道干些什么,不知道该怎样干,不知道用怎样的行为来诠释新课改,新理念,现在不正在运用这些理念带领我们的孩子快乐地学习,并为他们一生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吗?
好书八:《好习惯决定孩子命运》 孙云晓
内容简介:《好习惯决定孩子命运》一书,作者孙云晓以家教报告会形式和口吻和我们进行温馨儿亲切的的交流。是值得家长和教师一读的好书,书中生动的案例,真实的问题,成功的探究都对读者有着抨击心灵的力量。尤其是每一个报告之前所摘录的精彩话语,是教育孩子经典语录,是值得我们很好玩味和认真执行的。
感想:读这本书的动力,源于我对我的孩子的教育。总感觉到在家庭教育方面感觉到力不从心,虽然尽心尽力,但孩子的学习成绩却不是很好,所以总有一种发急的感觉,总感觉到自己的教育方法上存在问题,于是就翻起了这本书。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本书给予我的教育是非常彻底的,让我很好地反思了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努力把我们的孩子教育成材。
孙老师在书中反复指出,成功的孩子都缘于好的习惯。而好的习惯则需要家长精心的培养。他举一个例子来说,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是极端的,如为了让孩子学习,很晚了都不让他入睡。这样的效果很不好,孩子都没有睡好,课堂上总在昏昏沉沉中,如何能听得进老师的课。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如提前预习、定期复习,摘录、读书、写日记、户外实践活动等。只有学生的习惯养成了,他们就能主动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就能在好习惯的指引下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好书九:《杜郎口旋风》 李炳亭
内容简介:《杜郎口旋风》是李炳亭老师的又一力作,解决让学生如何学得更好的问题,是颠覆以往传统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作为一所学校的象征,作为一种教学思路,它崭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让我们都惊奇、兴奋和激动。书中不仅有理论的建设,更有具体的教学案例,还有对人们质疑的解答。不同侧面,经由很多人的口将这样一种富有实效的教育宝典呈现在我们面前,可见它的成功性和科学性、深刻性,能经得起任何来自教育的声音,因为这是从课堂上总结出来的,是在学生生动的教育生活中诞生的,它不可颠覆!
感想:杜郎口的狂风似乎是早已在前几年刮过,但今天读来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因为在我们当前的课堂上,现在又出现了一种问题和现象。小组合作学习提得不是太响,于人们也就不再具有这样教学形式,课堂上一串到底,而且学生始终被一根无形的绳子牵着,他们没有尽情地享受学习快乐,没有经受知识甘泉的浇灌。也就是读这本书,就是要让我们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找到一座桥梁,从而解决当前的困局。
拿我自己从事语文教学来说,语文课上引导学生围绕一个 核心问题展开学习后,各个小组的学习内容单一,无法进行任务的分配,课堂展示环节不能让所有的小组参与其中等。读了这本书后,我们就尝试着让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在课堂上呈现,可以让有的小组承担次要的任务,有的小组承担核心议题的任务。教师对于每个小组的展示,可以分配不同比例的时间,次要任务的小组时间少一些,主要任务的小组师生交流充分些等。从这个意义上所,它的确仍然不失为一本教师必备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