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关于曹操的研究报告作文

2019-09-20 
关于曹操的研究报告一、研究目的我叫曹原,我常常以是曹操的本家为自豪。在班里,同学们便昵称我曹操,我也很乐
 

关于曹操的研究报告

一、研究目的

   我叫曹原,我常常以是曹操的本家为自豪。在班里,同学们便昵称我曹操,我也很乐意接受这个昵称。可刚过去的学期,我们学习了《赤壁之战》一课,此课曹军大败,舟船被烧,狼狈而逃。那两天,同学们一下课就对我大喊“曹贼休走!黄盖在此!”气得我咬牙切齿,感觉我的本家曹操在我的同学心中的形象竟如此糟糕,尤其有的书里把曹操称作“卑鄙的圣人”, 我开始在心底为曹操鸣冤,因此特做了一次深入研究,为我的本家——曹操正名。

二、研究方法

1、检索资料法:查阅有关的书籍、报刊,上网浏览。

2、问询法:与父母交流,讨论《三国演义》原著中与真实的曹操的特点。

三、研究内容

1、人物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者和主要缔造者,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2、人物生平

据史料记载,曹操自由聪明伶俐,胸有大志,二十岁就家族势力举为孝廉,任洛阳北部尉,后迁仁顿丘令。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曹操逐步扩充了自己的军事力量。初平三年(192年)曹操任兖州牧,将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军”。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接献帝至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 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曹操用降将许攸之计亲率五千骑兵偷袭袁军粮仓,大破袁绍。官渡之战后,曹操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208年)年,曹操被封为丞相,帅军南下,被孙刘联军大败于赤壁。其后,三国鼎立之势已成。

3、成就

在军事上,汉末三国的军事家首推曹操。他熟知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他善于任将,总是根据将领特点,用其所长。他长于战术,根据敌我情况,随机应变,以弱胜强,毛泽东在著作中给予高度评价。他治军严整,法令严明。一次在行军途中,曹操传令不得使战马践踏麦地,如有违犯,一律斩首。士兵皆下马步行,惟恐踏坏麦苗。可曹操的战马因受惊吓踏了麦田。他即拔剑割下自己一撮头发,以示处罚。

在经济上,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使濒于崩溃的自耕农经济不断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曹操统治区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开源同时,曹操也非常注意节流,并以身作则,他的遗嘱,也体现了自己的一贯俭朴的风格。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清明,经济恢复,社会风气好转。相比之下,刘备、孙权的晚年则是昏聩糊涂,民不聊生。

在艺术方面,曹操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和儿子曹丕、曹植并称“三曹”,是“建安文学”的领袖人物。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当今诗歌上。他的《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气势磅礴,格调雄放。《龟虽寿》以一系列生动的比喻,表达诗人对人生及事业的看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他的散文也有相当的成就,其代表作《让县自明本志令》等鲁迅称他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四、收获感悟

曹操被世人骂为“奸雄”,就是是因为他错杀吕伯奢一家后所说的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甭教天下人负我”。其实曹操真正的原话是“宁我负人,甭人负我”。曹操身处此境、所说此话,是有一种自我安慰的意思在里面。而更难得可贵的是,曹操在错杀了吕伯奢一家后,敢于说出这句话,真是敢作敢当!我们想想,如果换成是刘备,他一定会一边掩面大哭,一边哀号自己的过错——为的不就是在时人世人眼里留下个“仁”的印象?

曹操有一大特点——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想当初官渡之战,袁绍帐下的许攸给袁绍献计,袁绍不听;于是许攸离开袁绍、投奔曹操。曹操当时是“跣足而出”——也就是光着脚迎接。曹操火烧乌巢,显示出了他对许攸的信任,并且“用人不疑”;就这样,曹操以他博大的胸怀、睿智的分析,得到了北方的统一。

曹操是礼贤下士的。昔日刘备的“三顾茅庐请诸葛”留下了千古美名;其实,早在刘备之前,曹操就曾“三顾茅庐”过,不过他请的是荀彧 ,而且他比刘备更用心。他去了几次,第三次,清明节这天,曹操料定荀彧会去扫墓,早早地在那里等候,这才见到了荀彧。荀彧故意说自己患有腿疾,行走困难,曹操二话不说直接就背着荀彧走出了墓地;要我看,刘备请诸葛远没有曹操请荀彧精彩。

瞅瞅《三国演义》其他人物:诸葛亮不识时势,耗尽国力、国库空虚;刘备意气用事、报仇心切急、惨败归来;周瑜小肚鸡肠、爱生怨气、心胸狭隘;关羽妄自尊大,骄傲轻敌,败走麦城,失掉荆州。至于平庸的刘表,无能的刘禅,暴躁的孙策等都更不值一提。他们有谁比得上曹操的大气与多才多艺?

曹操是绝对的实力派,他本心喜欢安逸,因无奈而步入政坛,竟顺利统一了北方;曹操又是豪爽的,他疑人不用,用人则必不疑,他敢做敢当,他打仗要么大胜要么全败;曹操还是全能的,需要打仗,他就会变成将帅;需要行政,他就会变成政治家;需要赋诗填词,他又会变成文学家,才华横溢!。曹操真是一代枭雄,旷世人杰!

五、古今评说

李瓒:“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

李世民:“帝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

张溥: “汉末名人,文有孔融,武有吕布,孟德实兼其长。”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毛泽东: “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那么写,戏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所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

范文澜:“他是拨乱世的英雄,所以表现在文学上,悲凉慷慨,气魄雄豪。”

《剑桥中国秦汉史》:“给予汉王朝的致命一击却留给了中国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的曹操。曹操出身微贱,是大诗人、大战略家,也是现实主义的政治思想家;他反对儒家的礼仪和道德束缚。”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