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待客与做客之道

传统的春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春节,在很大程度上也被理解为“团聚”的意思,甚至可以和“团聚”划上等号,为了这一天——有多少外出务工的人员省吃俭用,高价从“黄牛”手中购买一张回家的车票;为了这一天——有多少白领、工薪族们不得不排上长长的队伍等候一趟趟晚点的列车;为了这一天——有多少在外求学、任职的游子,恨不得生出一双能够搏击长空的翅膀,越过高山、穿过大海,飞回养育他(她)们的故乡,这就是中国传统春节的魅力之所在,要不然,在华夏的辞海里就没有“春运”这个特殊的词组了。
每逢春节的除夕和初一,中华大地上千万个团聚的家庭,会在这一特殊时间举杯同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但我们做晚辈的不可忽缺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走亲访友。一年一度的非常正式的“串亲戚”活动,比如初三你来我家做客,初四我到你家做客,初五去我姑家,初六去我姐家……总之,从初二到初六孩子们基本上都不在自家吃午饭,晚辈们都要出去走亲戚,长辈们(家庭主妇和老人)在家迎亲戚。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是穿新衣戴新帽,人人眉开眼笑!南南北北,大街小巷,都是走亲戚的队伍,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城乡热闹非凡!盘盘碟碟,肉香菜美,都是待客的必须品,家家热情款待!
但是我们可知,无论自己是主人还是客人,自觉、得体地展示自己的身份,同时又能贴切地表示出对他人的尊重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当好盛情待客的主人,做好彬彬有礼的客人,在我们实际生活和交往中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
![]()
![]()
![]()
![]()
![]()
![]()
![]()
做盛情款待的主人
1、在迎接宾客时总的原则是尊重客人习俗,讲究礼仪,以充满热情的情绪、和善谦虚的态度喜迎宾客。
2、做好迎客准备
不论接待哪种类型的来访者,都应事前做好准备。例如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和整理、仪表的整理,都是待客必须的准备工作。
3、迎客的热情要在语言上体现
客人临门时主人要以热情的语言表示欢迎,不能简单地用“来啦”、“坐”等使人感到生疏的用语。
4、待客礼节
在待客礼节上不可大意,否则客人会产生受怠慢之感;
主人应请客人先入坐;
茶水、饮料要放在客人座前的右侧;
敬茶时杯中茶水不易满;
主人临时有事要办,应向客人说明并致歉意;
如宴请客人应做好事前准备,不宜让客人久等;
如宴请客人男女主人应分工有序,精力集中;
送别客人时应说一些挽留性的语言;
送别客人应让客人自己开门,主人为客人开门有下逐客令之嫌。
5、待客禁忌
交谈时主人精力应集中,不得随意做自己的私人事件,如看报、看电视等;
不为来客敬烟;
与客人谈话时不宜频频看表;
主人不可在客人临行前起身;
送客时主人不得先伸手与客人握手告别。
![]()
![]()
![]()
![]()
![]()
![]()
![]()
做彬彬有礼的客人
无论是拜访还是应邀,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守时
预先与主人约定好时间最符合礼仪要求。按时到达,不可迟到,不能让主人久候,但也不能提前到达,否则会给主人以措手不及之感,这一点尤其不可轻视。
2、仪表端庄、整洁
参加聚会时不能蓬头垢面,衣着应得体不可过于华丽。一位外表邋遢的客人,会搞得主人不知所措。
3、登门入室不得有冒失之举动
入室之前应先得到主人的允许。不敲门、不按门铃、不等主人的回应就进入都属冒失之举,后者尤为失礼。
4、在主人家中遇到意外而至的客人
此时,应表现得大度、开放,如该客人与己毫无关系且与主人的话题已告一段落,即可起身告退,好让他人交谈和会晤;有旁人在场自己与主人交谈时要避开不方便说的话。
5、不得随便翻动室内的陈设与物品
一般情况下,不宜带小孩去他人家做客,以免给主人添麻烦。若非带不可,应管好小孩,同时,不宜在主人家责骂小孩。
6、适时告退,不做“身重”之客
一般性拜客访友必须掌握好时间,久留不辞会给主人增添负担。俗话说“串门不久坐,闲话不多说”,告退时要对主人的款待表示感谢,并须主动请主人不必远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