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干的作文
不是我干的忙碌了一天刚回到家,眼前的景象让我怒气直往脑门里窜:沙发和地板上正上演着一出积木、玩具、小零
不是我干的
忙碌了一天刚回到家,眼前的景象让我怒气直往脑门里窜:沙发和地板上正上演着一出积木、玩具、小零食的碎屑、图书、衣服的“地盘争夺战”! 慌忙收拾中,地板上的一滩果汁差点让我摔倒,心中强压的怒气已经到了嗓子眼,可两个孩子都镇定自若的看着我说:“妈妈,不是我干的!”难道这些东西自己长了翅膀?还是你老妈老爸糊涂了把它们给弄乱的?真是不听话,我非常生气……这些话我以前说过了,可效果实在不理想。 我黑着脸,一声不吭的走开了,留下两个孩子不知所措地看着乱七八糟的客厅。
床头柜上放着一本打开的书,画面上有三个妈妈正怒目圆睁看着三个宝宝,浣熊罗基和小松鼠兰茜、小猪艾维斯则张大嘴巴,满脸惊恐,或者是不知所措。 我拿起书,哦,《不是我干的》--做诚实的孩子。小浣熊家里来了客人,小猪艾维斯和妈妈,小松鼠兰茜和妈妈,它们三个是很要好的朋友,浣熊妈妈要和小客人的妈妈一起去买东西,留下三个小伙伴在家里玩。小猪从冰箱里取出香肠,浣熊拿出一瓶樱桃酱,小松鼠把盐洒进去,结果香肠樱桃酱就不能吃了,它们把这些食物倒进了花盆,还在鱼缸里洗手;小松鼠用浣熊家的咖啡机做沙拉,结果没做成,小猪拿浣熊妈妈的袜子擦了几下弄脏的咖啡机就扔到了窗帘后面。接着,三个小伙伴玩水球,在干净的墙上画画,用浣熊妈妈的口红在沙发上印口型,家里被弄得一团糟。 和我一样,书里的三个妈妈立刻去质问三个好朋友,结果没有得到任何结果,因为答案就是不是我们干的。但三个小伙伴还对妈妈们的疑问做了解答,当然只能有想象出来的谎话来解释家里的乱糟糟了。尽管三个妈妈不相信,可它们没有用武力,而是用了一种很巧妙的方法让孩子们自己承认了错误,还乐意的接受了批评,改正了自己的毛病。对啊,我可以借鉴它们的方法呀。

想到这里,我笑眯眯的来到了客厅,两个孩子已经在收拾了,可看得出他们也在思考事情的结局。 “哎呀,孩子们,你们真乖,这些东西是妈妈早上弄乱的,地板也忘记收拾了,瞧妈妈老了,记性不好了,你们去玩吧,我自己会整理好的!”我若无其事的表情和轻松的语气让两个孩子更摸不照头脑了。 儿子慢慢的走过来,试探性抱着我的脖子说:“妈妈,我也会,我帮你!”女儿也小声附和着。很快,客厅就打扫干净了。 该吃饭的时候,我突然很严肃的对两个孩子说:“你们是谁呀?怎么到我家来了?” “啊,妈妈是不是傻了?”儿子笑着走过来,准备抱住我的脖子。 “我才不傻呢,你们是谁呀?我怎么忘记了,是从哪里拣到你们的,快走吧,我实在想不起来了!”我收起平时的和颜悦色,推开儿子的手,认真的说。 儿子愣住了,看了看女儿,又看了看我,“哇”的一声哭了起来。“都是你,你把妈妈气坏了,她不要我了!”哭着儿子也没忘记指责姐姐。 “才不是呢,是你要玩,我才给你拿出来的,果汁是你喝的时候弄洒的,怎么能都怪我呢?”女儿一脸委屈,急忙狡辩。 “不对,你们说什么呢?我越来越糊涂了!”我忍住笑,继续“表演”。 “妈妈,不是你忘记了,是我们弄乱的!”儿子抢先认错了。 “妈妈,您别装了,是我拿出来的,弟弟喝果汁时我看电视呢,不知道他洒了……”女儿大了,看穿我的“把戏”了。 “那以后怎么做?”我抱住哭泣的儿子问。 “ 再也不说谎话了,玩具要收拾好,不让妈妈气糊涂!”儿子反应很快,保证也很完整。
孩子看到自己闯下的祸,常常会恐惧父母的惩罚,因为自制力太差,自己作出的保证总是一会儿就忘记了,因为害怕惩罚,就会千方百计的找理由撒谎,来躲避父母的责骂甚至是体罚。这是一种本能反应,孩子做了坏事,觉得自己可能让父母老师反感,就希望用撒谎来掩盖自己的错误,以保持父母的宠爱和老师的喜欢。 如果发现孩子撒谎了,我认为不要先急于惩罚,先探究一下孩子撒谎的原因,是不是父母的惩罚方式过于严厉,孩子承受不了或者特别难接受,例如:告诉老师,当着好朋友的面训斥孩子,剥夺孩子的一些爱好,不准吃饭和睡觉等一些伤害孩子心理和身体的做法。另一方面,每一个家长也是从孩童时代过来的,不要以成年人的眼光和判断事情的标准去评论孩子所犯的错,给孩子机会,让孩子意识到撒谎的危害,并明确告诉孩子犯错不怕,怕犯错不改,怕一犯再犯,我们爱你,诚实的孩子人人喜欢。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家长要做好榜样,书里的小浣熊爱到鱼缸里去洗手,居然是模仿妈妈的坏习惯,两个好朋友又模仿小浣熊,结果全都把鱼缸当洗手盆了。如果家长常常在孩子跟前说话不算话,“周末我会带你去动物园”“今天我会带你喜欢的小玩具回来”,可到了周末,时间错不开了,面对孩子的质问,就用自己家长的权威去解释,时间长了,孩子也学会了这个坏毛病,还降低了家长的威信。明明今天是要去上班,没有时间买玩具,承诺只是为了自己快点摆脱孩子的纠缠,结果晚上孩子失望的大哭一场。这些是孩子爸爸以前做过的事情,后来再我的一再谴责和监督下 ,才改正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孩子就是孩子,顽皮是天性,一次两次不可能完全改正,所以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应对孩子的忘性,也应该理解,孩子大多数是不由自主的,并不是故意做错的,可一想到我们苛刻的惩罚,撒谎就不可避免了! 根据女儿的建议改编案例: 一个孩子独自在家里看电视,中午了,妈妈还没有回来,孩子自己到冰箱里去找东西吃,不小心碰掉了鸡蛋,打破的蛋液怎么处理呢,孩子想了想,抓起桌子上的餐巾纸按了上去,我的天,一大卷呢! 这时候,妈妈回来了,孩子惊恐的看着妈妈,妈妈奇怪的盯着孩子,弄清楚后,妈妈说:想想看,除了用餐巾纸擦还有什么办法清理吗?孩子不好意思的笑笑说:可以用拖把,还可以用抹布,不对,最简单的办法是把垃圾桶拿过来,用报纸对搓,及时扔进垃圾筒就好了!妈妈点点头,又问:那下次找吃的该怎么做呢?孩子想想说:可以给妈妈打电话,自己泡方便面,或者搬个凳子站上去,看清楚哪是可以吃的就不会碰到鸡蛋了!妈妈拿起餐巾纸说:这怎么处理呢?孩子胸有成竹的说:拿到阳台上晾干,画画时我可以擦画笔不耽误用啊! 妈妈接着问:那刚才怎么不用这些好方法呢?孩子答:因为慌啊,怕你们呗! 这是我和女儿讨论后的处理方法,不知道对其他孩子是不是有效,但我认为从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出发,这个观点非常棒,不但让孩子学会了日常的一些处理方法,还表达了妈妈智慧的教育方式,孩子犯错后,心理已经开始自责,如果妈妈及时引导,孩子很快就能找到避免犯错的原因。如果没有妈妈的惩罚,孩子就不会恐惧,没有了怕,撒谎干吗?谁爱撒谎呀!(我女儿的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