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有男儿初长成
---关于“男子汉”教育的思考

近日,读了《家长会》刊物主编“狗尾巴花”的一篇文章,内心非常震动。她引用的一篇文章 《养育男孩》中 ,介绍男女在胚胎期的生理结构就开始有所不同,把男孩和女孩的区别抽丝剥茧,男孩的肌肉量比女孩多30%,男孩的身体更强壮,更适合运动;男孩的红血球的数量远远超过女孩的数量,这与后天的训练无关。原来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真的存在,并且由来已久。
作为男孩的母亲,自己也知道男孩和女孩性情上和生理上的不一样,但是从不曾从细微处查找过不同之处。从这篇文章中我懂得了男孩和女孩,起点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灵上、身体上的差异会越来越大。作为家长,我们应有所准备,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及早加以引导,使小男孩顺利成长为真正的“男子汉”。
一是有意识地让孩子懂得自己是未来的“男子汉”。
孩子小时候,只知道男孩和女孩头发长短不一样,女孩扎小辫和蝴蝶结,男孩剃个光头或者平头,还有就是女孩穿花衣服,男孩穿稳重的衣服。记得有一次,拿了一件花衬衫,让孩子试一试,孩子嘴一撅,妈妈,那是女人穿的。朴素的男女有别哦(*^__^*)。
去年带着孩子去郑州科技馆,三楼有一个男孩女孩的秘密小屋,孩子和小伙伴大汗淋漓地在里面呆了两个小时,终于弄明白了男孩的所有秘密,到什么年龄身体有哪些微妙的变化。出来后,妈妈告诉孩子,孩子,你就是未来的男子汉,就像爸爸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会发生一些奇妙的变化,身体的骨骼会更加粗壮有力,喉结会突出,汗毛会奇妙地从皮肤里钻出来,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生理现象,到时候,可不要惊慌哦。孩子脸有些红地说,妈妈,小声点,这可是男子汉的小秘密!
相信让孩子懂得了这些之后,他会坦然地迎接青春期的到来,而不会惊慌失措。另外,妈妈还告诉他,从饮食上、运动中,都要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器官,认识自己身体器官的重要性。一棵小树小时候不受挫折,将来才会长得结实、高大和健康。
二、从内在培养孩子男子汉性格。
都说男人是山,女人是水。我想指的是男人应该具有象山一样坚强刚毅、顶天立地的性格,女孩的本性里有一种如水一般温婉、柔和的东西。培养男孩,就应该让他学会承担,学会坚强和理性,这样未来的他才会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我的孩子生性文静,外人看来有些内向,实际上妈妈知道,只是场面话不多而已。生活中,我和孩子爸爸有意识地让孩子去做一些磨练刚毅性格的事情,培养孩子对他人的责任感。去年暑假,从未独立出过远门的孩子参加了阳光里奇夏令营。为期三天的独立生活中有很多拓展项目,比如运用智慧做古代的发射器,还有一些其他的个人项目和配合项目,没有父母在身边,有了困难,自己就要去想办法克服,孩子在新奇的经历中感受着成长,感受着责任。在家里,当饭做好的时候,孩子会按照吩咐,一一为长辈盛上。妈妈每次上楼的时候,孩子都是大包小包拎着,还要腾出一只手拉着“气喘吁吁”的妈妈。
妈妈由衷地赞叹着:“家有男子汉,就是不一样!”
三、引导孩子增强抗挫折能力。
抗挫折能力应该是男孩女孩都应具备的性格之一,作为男孩子更应有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勇气。人在生活中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当遇到挫折的时候,是寻求“保护伞”,还是独自想办法去面对,去解决问题,除去孩子天性之外,更多的是需要家长有意识地去引导。
在学习中当孩子遇到难题,拎着书跑过来,“妈妈,这道题怎么做?”妈妈看过题之后,就告诉孩子再仔细读读题,相信他一定会有办法。果不其然,不一会儿,“妈妈,我解开了!。在考试中,孩子并不都是一帆风顺,有几次败走麦城,回到家里,孩子会把内心的痛苦压在心里,该干啥干啥。妈妈自然看在心里,就会和孩子谈心,帮助他分析原因,找出办法,鼓励孩子纠正自己,战胜自己,孩子在一次次的挫折中,成长着,进步着。
谁能说,挫折不是孩子的老师呢?它让孩子学习着坚强。只要孩子具备了一个坚仁不拔的心,还有什么东西能够打败他呢?
我常告诉自己,如果困难和挫折孩子能够抗得住的话,要试着让孩子独自去面对。只有经历过严寒酷暑的大树,木质在最坚硬,才可以成为大器之才。妈妈深深懂得这一点,所以,很多时候,妈妈扮演着“狠心”角色,遇到不足以摧毁意志的风雨,就让独自去面对。
父母的手替孩子遮盖了风雨,同时也就遮住了孩子得以锻炼的机会。当挫折来临的时候,我们所要做的,就像老鹰一样,陪在孩子的身旁,鼓励他,成就他,而不是一味的呵护他。
四、培养孩子“男子汉”的宽广胸怀。
男子汉应该拥有像山谷一样的胸怀,不会去斤斤计较,更不会遇到一点委屈就去睚眦必报,一争高低。这就需要时时引导孩子的心灵,经常阅读一些长养心灵的书籍。在实际生活中,当孩子遇到“卡壳”的时候,家长就要在旁边引领着孩子,帮助拓展心胸。有一次,孩子班里有一个男孩的妈妈告诉我,这个男孩回家见到妈妈就哭了,原来在体育课上,男孩打蓝球的姿势不标准,有带球跑的现象,儿子就去刺激他,让他很难过。我见到孩子,问孩子这件事,孩子告诉我,原来这个男孩在他打球的时候不停地在旁边刺激他,指出他的毛病,所以他忍无可忍,就开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结果,那个男孩受不了,悲伤地告诉了他的妈妈。我问孩子,当别人说你的时候,你好受吗?孩子说,不好受。 孩子给我解释的时候,也留下了委屈的眼泪。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告诉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内心不好受的时候,就不要再把这种感受给别人,你从心里容纳他,还可以委婉地提醒他,事情就会好很多。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我知道,学会去化解内心的不平,包纳别人,提升自己,是一项过硬的心头功夫,需要一生的时间去磨练。很多大人尚不容易做到,怎么可以要求小小孩子做到?但是有意识地培养宽广的胸怀,让孩子意识到去包容别人,一定要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只有从小培养,孩子才会日臻成熟。世上哪有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呢?
五、运动,是产生“小男子汉”豪情和自信的催化剂。
这一点我在近段开始有所体会。上学期,孩子开始接触乒乓球,便迷上了这项运动。暑假里,妈妈让孩子上了乒乓球班,孩子在教练指导和同伴们的切磋中,技艺逐渐“精湛”,越战越勇,每天两个小时的课程还嫌不过瘾,于是“加餐”,看着孩子们在案子前挥汗如雨,神情专注,认真琢磨每一个球的动作和技巧的时候,妈妈发现,孩子在运动中越来越灵动,目光越来越坚毅。孩子在日记中写道,在运动中,我感受到了快乐,听说这是因为运动能使人的大脑产生一种叫做“脑啡肽”的物质,它能够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通过打球,做事的效率提高了,也不像以前没事的时候无精打采了,打乒乓球真好,我喜欢这样的感觉!孩子,妈妈也喜欢这样的感觉!
每次经过运动场,看到高大的男孩俊逸的脸上挂着汗珠,来回奔驰的时候,就想,我的孩子要是这样的“男子汉”该有多好。运动,真的可以让男孩更有“男子汉”味道!
六、“男子汉”的培养需要家长真正去鼓励和欣赏。
“孩子,去吧,你一定能行!”当这句充满激情和鼓励的话发自内心地讲给孩子听的时候,这话就把自信的力量传递给了孩子,使孩子鼓起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有了信心和勇气,一般的困难便迎刃而解。孩子班里有一个男孩,非常具有“男子汉”气质,他的妈妈就是发自内心的欣赏孩子,鼓励孩子,孩子从小就懂得感恩妈妈,爱护妈妈,家里需要男子汉去做的事情,他总是一马当先。每当我和他的妈妈交流这些事情的时候,看到他妈妈对孩子满足和崇拜的眼神,我知道,那种鼓励和欣赏是发自内心的,妈妈真的相信孩子能行,孩子就真的能行。
只是敷衍孩子,或者半信半疑,嘴上鼓励孩子,孩子的内心也会对自己半信半疑,因为家长语言里发出的信息,孩子能够感觉到。这一点,我就应该向这位善于鼓励和欣赏孩子的妈妈学习。
孩子处于成长的关键期,掉“金豆”的时候还时有发生,不过可爱的大男孩正在成长着,刚开始有了一点阳刚的味道,让我们慢慢引导,让我们的孩子真正成为男子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