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体验 习作
——记一次《特殊的考试》
河南省虞城县实验小学 何瑞香
为了降低写作难度,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我们进行了一次“特殊的考试”。说它“特殊”,时间只有三分钟,而且发卷时任何人不能提前看考试内容。
带着未知的惊喜,我进入课堂,像往常一样,将试卷放在桌子上,提出要求:请将手背后,坐端正,任何人不能提前看试卷内容!孩子们乖乖地坐好,眼巴巴地看着试卷放在桌子上。有的孩子按捺不住好奇心,居然用嘴巴掀试卷,还有的死死地盯着看,仿佛要将试卷看穿似的。怎么能犯规呢?我立刻制止,并再次重申“不能偷看”!看着孩子们一脸的疑惑,我心中暗喜,看来这样的悬念设计还是有效果的。
试卷分发完毕,我拿起手机,做好准备,宣布:“考试时间三分钟,计时开始!”一声令下,班内传来翻开试卷的声音,紧接着埋头写起来!他们全神贯注地写着,头也不抬,只见手中的笔不停地舞动着……王乾宇映入我的眼帘,他似乎发现了端倪,拿起笔在试卷的背面写上了大大的名字,然后得意地看看同桌,笑在脸上挂着,骄傲地仰着头,正偷着乐呢!身旁的王通也察觉到了,他一遍遍地读着试卷,缓缓地拿起笔,规规矩矩地在后面写上名字,静静地坐在那儿等待着……“一分钟到了!”我提醒大家。同学们的头埋得更低了,连大气也顾不得喘上一口,写!写!写!“两分钟到了!”我再次报时。空气仿佛凝固了,孩子们此刻眼中只有那份试卷,写成为了主旋律。班内分外安静,似乎连掉根针的声音都听得见。“三分钟到!放下手中的笔!”我宣布。“哎呀,没写完!”“怎么这么快?”惊讶、不甘、抱怨声此起彼伏。他们的脸上写着失望,一肚子的不满。
“现在,我来调查一下完成情况!”我清了清嗓子,看着大家。同学们慢慢从躁动中冷静下来,看着我。“写完一道题的,请举手!”班里的小手林立,几乎全班的同学都做到了。“完成两题的呢?”比刚刚少了一点。到第六题时,只有王彬一个人了。大家看着王彬,王彬的脸上显出了得意。我郑重宣布:“刚刚所有举手的同学,你们的得分是——”我故意放慢语速,转过身去,在黑板上画上了一个大大的“0”!“零分,怎么可能?”“为什么是零分?”原本平静的教室沸腾了。吃惊,疑惑萦绕在他们心头。
“请认真将试卷读完!”我说。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了阅读,班内陷入了片刻的安静,情绪再次被调动起来了。自责、后悔、惋惜声不断传来。张子豪说:“我简直崩溃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要求?”万诗涵说:“我不敢相信,写的手都麻了,居然是这样的结果?”史京都说:“我太后悔了!本来我已经读到第六题了,担心时间不够用,没有读完,前功尽弃!”此刻,孩子们不吐不快!
我意味深长地问大家:“知道老师今天为什么要安排这样一次考试吗?”
“想给我们积累写作素材!”
“对,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想让我们明白,考试时应该先审题,再动笔,养成好习惯!”
“是呀,我们常常因为没有认真审题,与好成绩失之交臂。有太多这样的遗憾,希望同学们记住这次特殊的考试,记住这个大大的‘0’,让它时刻提醒自己。”孩子们神情严肃地点点头。
“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全程!构思构思,你准备写什么,怎样写?”很快,同学们投入到写作中。
一节课的时间过去了,很多孩子独立完成了习作。王潇涵满意地说:“这是我第一次写这么长、这么快!”连一向头疼写作的陈泊瀚也完成了,还主动拿来让我看。
我的思考:
通过活动的方式,创设一种生活化的情境,带着孩子们一同经历,一同感受。让他们有了一次真实的经历,获得真切的体验,写作时才文思泉涌。其实,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和洞察美的心灵。如何唤醒他们的耳朵,擦亮的他们的眼睛,通过一个又一个活动,帮助他们洞察生活,倾听世界,寻找属于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