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有缺点。如果说有什么缺点,那只是天性。
——题记
童心无瑕
午睡过后,已经到了上班的时间了。
来到学校,支好车子,刚刚踏上教学楼的二层楼板,就看到我班的一个孩子急切地向我跑来,一脸的焦急神色,还没等我问话,那孩子便连珠炮似的开了口,“老师,教室门没锁,是搭在门上的,而且书柜也没锁,两扇门都开着……”
我边听着孩子说话,边同他一起向教室走去,同时心里也在盘算着孩子的话:教室的门没锁,可能是负责开门的同学放学时忘了打开锁,结果锁门的孩子只好把锁挂在了门搭上;而书柜没锁,可能是最后一节课上,我让组长们开柜门拿作业本后忘记了上锁,当时我还想着一会儿锁上,可一放学就忘了。这算什么大事!还着急火燎地跑来报告。再说,教室里也没有啥值钱的东西,最多不就是丢个笔或橡皮啥的。唉!孩子就是孩子,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还值当向老师汇报。
再看看身边这个正向我汇报的孩子,平时表现得不怎么样,写字潦草,上课爱说小话,有事没事还总爱向老师告状。平时我几乎没有表扬过他,所以对这个孩子的话,我并不在意。
边想边走,来到教室里,看到门锁好端端地挂在门后的钉子上,并没有锁上。这说明锁本身就是开着的,可为什么却不锁门呢?再看看书柜,已经被人锁上了,我有些疑惑了。我叫来几个上午放学后最后离开教室的孩子,询问他们不锁门的原因,回答说是不会锁,试了几次也没有捏住锁头,只好挂在门搭上了。原来如此!
我叫过刚才向我汇报情况的孩子,和蔼地问:“午饭后,你是第一个来到教室的?”孩子点点头。我又问:“你是不是看见教室门和书柜门都没锁,以为教室里进了小偷呢?”孩子又点点头。“那么,也是你把图书柜门锁上的?”孩子腼腆地“嗯”了一声。“我要好好谢谢你这个关心班集体的热心的好同学。你今天的表现很好,做得很对!”一朵红云飞上了孩子沾着些许灰尘和汗渍的“花猫”脸上,他显然是受宠若惊了。
这天下午,这个孩子的表现始终不错,情绪很饱满,也没有在课堂上说话、捣乱。也许,是受到了老师的表扬的缘故吧!但是对这个孩子来说,他那么热心地跑来向老师汇报,只是因为他是第一个发现问题的孩子,出于本能的担心而这样做了,而并非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这是没有任何功利心在内的。
有时,我常常想,我们是不是太苛刻了?我们做老师的平时要求学生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对经常犯错误的同学更是没有个好脸色,,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孩子活泼飞扬的天性。其实,孩子的内心纯洁得就像一张白纸,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或许有我们认为的各种各样的缺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了解的越多,会发现学生们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叛逆,这时我们都会很头疼,很恼火。但实际上这都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相信孩子,从儿童进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善于看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们身上所有好的东西。”而我们所做的,却是揪住孩子的问题和缺点不放,并无限的夸大,强化,最终在孩子的身上贴上“坏孩子”的标签。长此以往,我们就造就了一个一个的坏孩子,问题孩子。
反思自己,我们做老师的该有所改变!

![]()
(感谢云笛儿的信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