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母亲·爱的乐章 寒冷的冬天怕你在夜里着凉 序曲 丫丫小朋友病了,止不住的咳嗽伴着清涕,一整天蔫蔫的,稍有一点精神,便问道:“奶奶呢?我想奶奶”。一得到消息,于是我的母亲,便马上放下手中的活计,急忙搭车从大老远的铁西赶到东区。是夜,丫丫执意要奶奶陪着她睡。慢慢地关上门出去,不经意回头间,瞥见暗黄的白炽灯下母亲忙碌又护犊的身影,仿佛对待儿时的我一般,眼泪慢慢地浮了上来,过往的一幕幕,涌上心头。 爱的乐章·(一) 我就是那幸福的风筝 这是怎样的一双劳动者的手啊?从我很小的时候就注意到这一点,直到今天,摩挲起来总像是在触摸细细的砂纸一样,尤其一到冬天,干燥的手上还会崩开细细的裂痕。我有时候会嗔怪母亲,“给你买的绵羊油,还有胶皮手套怎么不用呢?”母亲总是说,“干起活来不舒服”。 从记事起,干活,仿佛是母亲永远的工作。 母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在药房抓了一辈子的中药。经她的手,不知出去多少神农的本草,不知救治了多少病中的患者。就是那双手,一回到家,又要为家务操劳。 母亲没有太多的文化,却培养出了两个大学生---我和我的妹妹。虽然过去生活非常清贫,却难掩她心中的那份自豪和喜悦,用母亲的话来讲,“整个单位的人都羡慕她”。母亲对我们没有过多的文化上的教导,只是用那双手,为我们做好了每一餐的饭食,为我们缝好了每一件衣裳。留在童年记忆里的,永远是一觉睡醒了,母亲还在昏黄的灯光下浆洗衣服,抑或缝制棉衣。那种的感觉是很温暖的,是很依恋的,是很富有的。 曾经也想挣脱那双手。记得儿时有一次随母亲和同事去郑州,无论穿大街、还是逛商场,我的手始终被母亲紧紧地攥在手心,感觉很没面子,挣扎着想脱开,虽然很痛,却始终没有成功,曾经很怨恨这一点,为什么那么不放我的心呢? 而今,我也成为了丫丫小朋友的父亲,在孩子挣扎着要离开我的时候,在看不到丫丫而惴惴不安的时候,在我所有对孩子的操心过犹不及的时候,蓦然间,我会想到,当年在郑州的街头,那湍急的车流和涌动的人群,和那一双忍着痛拼命想挣脱母亲束缚的少年的手,于是顿悟,满面泪流。 后来,长大了,成家了,离开了。我和新婚的妻踏上南去的列车,离开家乡要去遥远的南国打拼的时候,又是母亲的那双不舍的手,挥动着,渐渐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的尽头。 鹭岛的天气,对于北方游子的我,仿佛永远是夏天。直到有一天,门房通知我去领包裹。打开一看,竟是缝制的整整齐齐的过冬的棉被和冬衣。于是在南国的街头,我分明听见一首思乡的曲子在空气中回响,“妈妈犹在寄来包裹,送来寒衣御严冬,母亲啊!母亲!我的母亲!何时能回你怀中?” 这到底是一双怎样的手?我想,真的很难回答,但我始终能感受得到它的温暖和力量。 母亲啊,无论儿走到天涯海角,还是飞到九天云霄,我就是那幸福的风筝,而你,永远是那牵着线的手。
温暖的春天是你年幼的阳光
绵延里跌跌撞撞的成长
是个熟悉的身影又出现在你的身旁
无言的牵挂中想你在世间流浪
孤单的思念中盼你往归途遥望
母亲的怀中是个蓝蓝的海洋
抚育了你终于成青春的脸
挥挥手告别的光阴不再回头
你发如雪纷飞了眼泪
我等待苍老了谁
红尘醉微醺的岁月
我用无悔刻永世爱你的碑
(周杰伦·发如雪)
母亲的头发从何时开始变白的?我始终不知晓。懵懵懂懂、跌跌撞撞长大的我,还是有着男人的那份粗心。只知道父亲不时帮助母亲,在家用小瓷碗调匀了染发剂,认真地一笔一划地帮着染头。自己却从来没有注意过,甚至观察过一个完整的过程。
母亲是非常节俭的,从来没去过街上的理发店染过发、烫过头、焗过油。我则是一直在忙。忙着做好班主任、忙着繁重的主课教学、甚至在忙里偷闲的时候,还要忙着享受一下生活。
在母亲的面前,我有着太多的忽视和恣意的索取了。
直到这一天,我惊讶地发现母亲的头发从发根起,竟然是全白的了。
勤俭惯了的母亲坚持不上美发店,我只好赶快跑到门口的日化店里去买染发剂。也就在那时,我在惊讶中发现,原来母亲一直使用的是“章华”出的很便宜的那一种。我的心痛啊,母亲啊,你难道不知道这里面的害处吗?
于是要来最好的(其实是最贵的),带回家。
母亲,今天就让儿子给你染发吧。
笨手笨脚的我,尽力搜索着在美发店积累的一点点印象,手忙脚乱的涂抹着,母亲不时提醒着,“这么贵,不要太浪费了”,一面仔细的在镜中打量着。
我的内心很愧疚。母亲不辞辛苦养育我,直到今天,这么近距离看着她被岁月和劳累催白的发丝,一瞬间想到了很多 …想到了小时候在门口等候母亲下班,盼望着见到她从口袋里魔法般变出的好东西;想到了在雨中,母亲前面抱着妹妹后面背着我往家疾跑的身影;想到了母亲在巷口声声的呼唤我的乳名;想到了虽然清贫却又温馨的一幕幕往事…那时候的母亲,头发是黑黑的、亮亮的。
到底什么时候母亲的头发开始变白的?
我苦苦思索着,却始终没有答案。
现在虽然很忙,忙到几乎没有自己,但这绝不是忽视母亲的理由。晚育的女儿,稚嫩又可爱,吸引了我们最多的注意,给丫头身上放太多的精力了,以至于忽略了那份常在左右的母亲的爱,其实眼前年华渐渐老去的母亲,更是该悉心照顾啊。
“养儿方知父母恩”,把一个小孩子养大,原来竟累积着这么多点点滴滴的不易!
“羊有跪乳之意,鸦有反哺之恩”,反问自己,又为母亲做了些什么?
责怪自己,面对母亲的白发,染染洗洗的同时,也洗涤了自己的灵魂;
庆幸自己,觉悟得还不算晚,还来得急弥补过去的忽视和缺欠。
母亲啊,母亲。我的白发娘亲,在儿子心中永远年轻的母亲!
爱的乐章·(三) 听妈妈的话
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
想快快长大才能保护她
美丽的白发幸福中发芽
天使的魔法温暖中慈祥
妈妈的辛苦不让你看见
温暖的食谱在她心里面
有空就去多握握她的手
把手牵着一起梦游
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
想快快长大才能保护她
美丽的白发幸福中发芽
天使的魔法温暖中慈祥
(周杰伦·听妈妈的话)
打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喜欢在母亲忙碌了一天,终于又闲下来的时候,围坐在她的身旁,缠着她讲过去的故事。母亲的故事都很淳朴,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的修饰,就在那平平淡淡的叙述中,我的思绪仿佛长出了一对想象的翅膀,飞回到她遥远的年少时的故乡,穿行在母亲曾走过的古城的大街小巷,感受着母亲平凡与善良。多年以后,忽然回望,才发现,原来这些看似平淡的故事,竟对我的成长起到了许多默默的影响。
1.“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姥爷常年在外地工作,留在家中的姥姥身体羸弱,母亲是长女,还有弟弟、妹妹要照料,于是家庭的重担过早地压在了她的肩上。上完小学,就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用母亲的话讲,从老师到学生,人人每天“饿得头发晕,出虚汗,腿发软”,学是自然上不下去了,就去参加工作。没想到任针织厂厂长的大舅话没听完,就一口拒绝了。但倔强的母亲还是凭着自身能吃苦,瞒着大舅,偷偷打了一份工。家中很穷,连块儿表都没有,黎明看星星成了每天必做的功课。有一次阴天,怕迟到结果去早了,才半夜,又不敢回来,因为从家里到工厂,要经过一条又黑又长的小巷,巷口有一口苦水井,隔三岔五就有人在那里跳井寻短见。于是母亲---当年才10几岁的小女孩---满怀害怕地在厂子门口坐到天明。
第一个月的工资发下来后,心疼女儿的姥姥,二话不说给母亲买了闹表,还添了一盏小马灯。每当母亲讲及此,我的脑海中都会勾勒出一幅清晰的图像,“在那漆黑的长长的小巷,一个小姑娘,提着盏昏黄而又摇曳的马灯,凭着爱和生活下去的勇气,一个人勇敢地走向前方”。
当我第一次地迈出河南家乡,当我终于在异乡的土地赢得赞扬,当我吞噬掉一个个前方的困难时,我都不会感到意外,因为有母亲的基因在我的血管里流淌,有母亲勇敢的心在为我护航。
2.“要对得起良心”
母亲是一位有着几十年工作经验的老药工。每天除了和众多我叫不上名字的中草药相伴,就是为病患抓药了。多年下来,她身边竟有一大批抓药的忠实“粉丝”。
现在母亲虽然已经光荣退休了,走到街上,不时会有认识的人打招呼问候。“好人啊”是我经常听到的词汇。每次我问母亲如何做到这一点时,母亲总是笑笑说,“不能把霉烂的、变质的、生虫的,甚至假的药抓给病人,虽然他们是外行看不懂,但是无论给谁抓药,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是啊!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前一次给丫丫小朋友治疗食积咳嗽,我到药房抓了点草药。回到家母亲打开一看,直皱眉头。“你看,现在的药真的是越抓越不像话了。”
蝉蜕的壳上沾了太多的黄土,仿佛在直观地告诉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黄土地上”;僵蚕都快要发霉了,给人的感觉好像死的“很惨很暴力”?神曲就不必说了,俨然是虫子们的美食天堂;至于草本的部分,碎屑与尘土占了太多的分量。
“这种药怎么可以给孩子吃呢?”母亲喃喃地说。
医者父母心呀!
教师这一行亦如此。虽然有着无数的法律制度、条例规章甚至量化考核,但是,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岂是一些文字能约束了呢?教育是一门良心的艺术。“诲人不倦”与“毁人不倦”始终是一对永恒的矛盾。母亲的话语无时不在拷问着自己为人师的良心?虽说班内学生众多,但对每个家庭而言,每个孩子都是100%的希望啊。
汶川大地震的那个下午的那一刻,我的手机都快要被电话打爆了,还有数不清的短信,从祖国的四面八方纷至沓来,有朋友的,有家长的,更多的是很多届以前学生的。我很感动,也很温暖,内心里虽然隐隐地有着些许惭愧,因为我并没有把每一个学生都教育成英才,或许是自己多年以来的习惯使然,面对千姿百态的学生,我一直有这么一种默默的信念,那就是:虽不成材,亦不敢去改变,去人为地、强硬地改变,相信每一种存在都会有它必然的理由。这,大概就是所谓教育者的良心吧。是为记。
点此下载罗大佑《母亲》